近年來,無棣縣堅持打基礎、利長遠,以建設“水韻無棣”為引領,把現代水網建設作為推動發展、造福民生的重要保障,扎扎實實、久久為功,初步形成了“一域兩區、三縱多橫、河庫連通”的現代水網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今年7月,無棣縣作為全省唯一縣區被水利部評為“國家縣級水網先導區”。
科學規劃,項目“全方位”推進
擴容增儲,實現科學蓄水。 實施河道清淤清障工程,近3年投資12.02億元,清淤行洪河道125公里,主干河道均達到50年一遇防洪標準。新改建馬頰河攔河閘等7處水閘,河道蓄水能力提升到9000萬方。實施月湖水庫東庫區、埕口水庫、三角洼水庫除險加固、蘆家河子水庫增容等項目,水庫庫容三年新增6000萬立方米、達到1.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利用量由295立方米提升到350立方米。
引疏并舉,實現高效調水。 堅持“河湖庫渠”全面貫通思路,打通水系連接“最后一公里”,實現水資源利用最大化。實施德惠新河至明湖水庫引調水工程,利用渠道、河道向縣城明湖水庫調水,緩解縣工業園區用水壓力。截至目前,累計投資7.9億元,先后實施11項水系連通工程,完成庫庫連通4處、支流河道水系連通8處,連通水系206公里,實現縣內及城區水系互聯互通。
城鄉協同,實現統籌供水。 堅持城鄉一體化供水,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新建日供水能力5萬方的新水廠2座,日供水能力達到25萬方。實施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工程,新建水質檢測中心一處,三角洼水廠日供水能力由5萬方提升至10萬方。提升水質檢測設備規范化水平,縣水質檢測中心通過省級C級評定,全縣水廠均成為省級標準化水廠,供水水質達標率100%。
創新引領,效益“全領域”提升
以“水網+”深化資源利用。 投資2.16億元實施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和支流河道清淤疏浚,加強測水量水設施建設,增加了農業用水量,擴大了節水灌溉面積。實施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設水保林460畝、綠化水系4條、治理面積2.25萬畝,有效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做好城市環境與水環境結合文章,加快清波河水系聯通、幸福河治理提升工程建設,引德惠新河水入主城區,打造“河暢水清兩岸綠”的城區生態岸線。
以“科技+”推動綠色循環。 立足臨海優勢,投資15億元建設魯北碧水源海水淡化項目,打造魯北地區最大膜法海水淡化示范基地。目前,一期日產5萬噸海水淡化全面投產,二期10萬噸年內建成投產,年可增加水資源利用量5000萬立方以上,為園區企業節約用水成本1.5億元以上,企業用水成本降低37%以上,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以“數字+”推行智慧管理。 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要求,構建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功能的智慧水利體系。推進數字孿生水網建設,建立供水管網改造“一工程”、智慧供水云平臺“一系統”、縣鎮村一體化管理“一機制”的“三位一體”模式,實現對供水、排水、防洪以及水資源管理等的全面監控調度,打造數字水利新樣板。(王永波)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責任編輯:黃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