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好房子”已成為當前房地產領域的熱詞。“好房子”到底長啥樣?建筑大省江蘇如何引領這場居住品質升級變革?今天(3月31日),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記者從江蘇省住建廳獲悉,2025年被界定為“住宅品質提升年”,計劃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大力推進改善型住宅建設,讓老百姓住得更加安心、放心、省心、舒心。
“好房子”有何標準?
在全國率先發布的系統性文件——《江蘇省改善型住宅設計與建造導則》為“好房子”畫了個像:科學設計+優質材料+精細施工+嚴格監管+科技創新。其中一項“建筑層高不低于3.1米,設有地暖、管道式新風或集中式中央空調系統的住宅層高不低于3.15米”廣受關注。過去的標準是普通住宅不應低于2.8米,再加上后期地板、吊頂等裝修,空間更顯局促。調高層高,有助于住宅通風、采光,也便于安裝新風系統、地暖等設備,讓居住更舒適。
再比如,在公共空間、結構安全,室內采光、通風、控噪等環境上,江蘇對“好房子”都有新的、更高的底線標準。在公共服務功能方面,聚焦“一老一小”群體生活需求,提出補齊居家養老、老年活動、醫療健康、托育服務、兒童活動等設施;在宜居生活場景上,鼓勵陽臺面積加大,增加屋頂綠化、空中花園、墻面垂直綠化等多種綠化方式,戶內設置智慧家居系統,包括配置智能場景面板、智能門鎖和緊急求助報警裝置等。
“好房子”,何時能住上?
眼下,江蘇13市共上報在建改善型住宅項目208個。新面世的一些改善型住房項目,增加了封閉或開敞陽臺,部分面積不計入容積率;套內面積比較大的住宅,在起居室設置挑空空間;小區入口、入戶大堂或沿街、街角首層配建鄰里共享公共空間等。這些項目一經面世,就受到了百姓的歡迎,省住建廳發布的數據顯示,208個在建改善型住宅項目首次開盤去化率普遍超8成。“好房子”才好賣,已成為共識。
嚴格建。今年江蘇將深入實施“住宅工程品質提升行動”,大力推行精細設計、實施精益建造、加強質量保修、提升創新能力等9項重點工作,聚焦住宅工程質量易發問題防治、外墻保溫工程質量管理等5大影響住宅工程品質的潛在風險,強化行業監管、壓實主體責任,實現新建改善型住宅工程“滲、漏、鼓、裂、堵”以及隔音差、廚衛異味等質量問題有效解決。引入“透明工廠”理念,推行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制度,要求建設單位將鋼筋、預拌混凝土、防水材料、保溫材料、門窗等的生產單位、品牌、規格和進場驗收結論以及裝修材料的名稱、品牌、規格、型號、等級、產地等信息全公開,讓“好房子”經得起“曬”。
強化管。“好房子”不但要求工程建設品質好,后期的物業服務也要跟上,今年江蘇還將大力推進“物業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具體來說,首先要杜絕“糊涂賬”,全面公開物業收費信息、公共收益收支情況等;其次要暢通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應急使用綠色通道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通過綜合施策、系統推動住宅小區物業服務向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智慧化轉型升級,助力創造高品質生活空間。
加快改。在將新房子建造成“好房子”的同時,江蘇也在推進將“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舊小區都將納入改造范圍,從環境、樓道、外立面改造向室內品質提升、公共服務完善等方面延伸。目前,江蘇正大力推進集成化設計、工業化建造方式,在不影響房屋結構的前提下,通過優化戶型設計、增大廚衛空間等途徑實現居住品質提升。比如廚房,傳統裝修可能需要個把月時間,而裝配化裝修1-2天即可完成。
記者丨尹美又
2025年3月31日《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