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20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今年以來,水利部與相關部門和地方協同發力,積極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國家水網建設全面提速。1月至4月,全國完成水利投資302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眼下,各地加快推進水利工程建設,為農業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在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店埠鎮,水稻種植戶袁玉生看著當家塘里的水位,很是欣喜。此前,附近的劉營干渠由于年久失修,蓄水量逐年降低,直接影響到沿線數萬畝農田的灌溉用水。最近,當地對劉營干渠進行了疏通,水量增大,當家塘的水位也快速上漲。
袁玉生:現在水特別好,我們還準備多承包一些農田。
這兩年,肥東縣投資了7.62億元實施撮八灌區、駟馬山灌區和撮鎮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渠道整治長度累計達到200公里。
合肥市肥東縣撮鎮電灌工程管理處主任王海燕:水渠從規劃、設計到施工,能夠保證由原來的3.7萬畝恢復增灌至13萬畝。
進入五月以來,貴州各個灌區相繼進入耕種用水高峰,各地強化農田水利設施管理維護,加快推進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
在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車江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正在實施,當地對取水堰、渠道等進行維修改造,進一步提升2.34萬畝灌區的灌溉水平。
榕江縣車江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經理羅海:這個片區主要是把渠道改成管道,管道漏水率很低,提高水的利用率,達到節水灌溉的效果。
當地還在渠首、分水口和取水堰等位置安裝了42處流量監測設備、8處視頻監控站,確保對灌區水資源的科學調配。
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黃河干流水權盟市間轉讓二期工程總干渠節水改造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混凝土齒墻澆筑工作。項目的實施將有效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工程行水安全,設計灌溉面積114.73萬畝,為建設現代化灌區夯實基礎。
內蒙古河套灌區水利發展中心總干渠分中心工程科科長馮洪亮:本項目全部實施以后,年節水量是9200萬立方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