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上海水務海洋 上海水務海洋 收錄于合集 #松江水閘賦能之路 4個
油墩港水利樞紐坐落于松江區石湖蕩鎮塔匯地區、油墩港與橫潦涇交界處,是青松大控制線上迄今為止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承擔擋潮、排澇、水資源調度、通航等任務。油墩港作為松江區最大的水運樞紐,積極發揮水運優勢,為沿線各地區的發展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油墩港節制閘新貌
發展歷程
歷史上,黃浦江以北松江、青浦兩區存在大片低洼地,洪澇災害頻發。1949年后,上海市統籌規劃,開展建設“青松大控制”系統水利工程,其中油墩港縱貫青松低洼地區中心,承泄青松大控制片內的澇水。1977年底至1978年春,浚深拓寬了油墩港南段出水口,1978年11月,主體工程破土動工,1981年10月竣工。
油墩港節制閘舊貌
油墩港工程建設現場圖
工程規模
目前,主體工程包括節制閘和船閘各1座,公路橋、便橋各1座和水文觀測點等各項附屬工程設施。閘區共占地75.1畝,其中分水島24.9畝,控制室、管理房等建筑物2033平方米。
節制閘閘身為輕型鋼筋砼塢式結構,閘分5孔,每孔凈寬10米,共50米,閘門為上臥式鋼平面閘門。
船閘位于節制閘東側,口門凈寬12米,閘室長度為300米,寬14米,閘門亦為上臥式鋼平面閘門。通航原設計為100噸級,后因油墩港河道改建不斷提升通航能力,目前最高可通行C級噸位500噸的船只。
油墩港舊貌俯拍圖
文化傳承
經過40多年的耕耘與傳承,一代代水閘人在平凡的崗位上辛勤地付出著。早年因這里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水閘人一連數天駐守在閘上,逐漸形成了“以閘為家”的工作精神。
如今的油墩港水利樞紐,從清晨到黑夜,往來過閘船舶川流不息,每天過閘約150艘,過閘船舶總噸位6萬噸以上,是名副其實的水路“大動脈”。水閘職工們根據每日潮汐情況和船舶候閘狀態,形成了一系列標準化管理、科學化調度的操作流程,追求工作效率和質量最大化,得到了船民的廣泛贊譽。
油墩港船閘南閘
水閘展望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油墩港航道整治工程是上海“十四五”期間的一項重大工程,是新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示范。油墩港水利樞紐作為其中一環,將始終踐行新時代水利精神,在保障航運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水閘標準化建設水平,致力將油墩港打造成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標桿。
油墩港船閘北閘
松江區水務局供稿
原標題:《松江:水閘賦能之路——油墩港水利樞紐》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