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法院新聞發布會現場。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11月9日,北京金融法院召開“保險類糾紛審判白皮書”新聞發布會,通報北京金融法院保險類糾紛審判情況,并發布《北京金融法院保險類糾紛審判白皮書》(簡稱《白皮書》)。封面新聞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該院共受理保險類糾紛案件677件,占全部民商事案件7.75%,標的總額達11.73多億元,涉及保險公司共計41家。
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長李艷紅在會上介紹,針對保險案件當事人多為上班族無法在工作時間參加訴訟的特點,創建“午夜間法庭”機制,出臺《北京金融法院“午夜間法庭”工作規范》,明確午夜間法庭適用范圍和運行規則,確?!拔缫归g法庭”機制運行有序,服務群眾有力。
“在立案大廳開通線下立案綠色通道,切實關注‘老幼病殘孕軍’的特殊訴訟需求;開通12368金融服務專線,對于行業需求、困難群體訴訟需求第一時間接聽、第一時間辦理、第一時間回復。”李艷紅說。
在保險案件審判中,《白皮書》梳理了行業治理及保險企業運行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對保險企業的合規經營予以提示。其中明確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規范化有待加強。主要表現在:個別保險公司對投保人資金來源、投保人與被保險人關聯關系以及汽車購買人經濟實力缺乏必要的審查,犯罪分子極易利用上述漏洞套取保險資金,形成詐騙。
個別保險公司存在違反監管要求,從事異地承保汽車消費貸款保險,甚至將相關業務拓展至全國各地,導致風險外溢;在格式合同條款告知說明義務方面,個別保險公司未能就責任條款有效履行告知說明義務,導致對上述條款的效力產生爭議;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業務涉及銀行、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銷售商、資金周轉中間商以及眾多自然人,群體性強、影響面廣、涉及鏈條長,個別保險公司在防范化解信訪風險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缺乏責任感和主動性。
李艷紅還指出,目前保證保險中“高利放貸”現象應引起注意。部分銀行在發放信用貸款時,實行“捆綁銷售”,要求貸款人在關聯保險公司處投保相應的保證保險,貸款利息、保費以及保險違約金等疊加收費,有的合計利率超過合理范圍,存在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問題;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關系不清,在法律適用上存在爭議;保險公司通過保證保險介入P2P貸款平臺相關業務,增厚經營業績的同時也擴大了自身經營風險。
此外,涉嫌車險詐騙案件成為審理難點,在保險案件審判中,部分民事案件中存在車險詐騙,對該類情況往往存在查明犯罪情節困難,認定犯罪事實困難,刑事犯罪定性困難,在民事證明標準與刑事犯罪認定標準之間,偵查機關與民事審判尚需建立協同機制,有效形成打擊犯罪合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