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在各地采訪中發現,隨著鄉村振興的發展、農村地區自有汽車數量的增加和縣鄉村自駕游的興起,使得如今的農村公路通行壓力較大,多地交通部門通過對農村公路的拓寬、沿線設施的改造等方式,讓農村公路更好串聯起城鄉聯通。
在福建龍巖武平縣,近26公里的道路改建后,將從原先的四級公路提升為二級公路,通行時速提升至60公里,變成雙向兩車道。
在江蘇宜興,串起多個旅游景區的徐張公路正在進行工程施工。下個月改造完成后,徐張公路將由雙向兩車道提升至雙向四車道,全線公交配置港灣式公交站臺,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道路擁堵、消除安全隱患。
今年1—4月份,我國農村公路新改建里程2萬公里,全國農村公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92.7億元。
新改建農村公路 帶來新變化
如今,我國農村公路的覆蓋范圍、通達深度等方面顯著提高,這些新改建的農村公路給當地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呢?一起跟著記者去看一看。
綿延在秦嶺深處的陜西省留壩縣高江路是“全國美麗鄉村路”,串聯起古棧道、博物館、風景區,不僅給縣里帶來了每年超10萬的自駕游客,還為村民們提供了就業崗位。
在江蘇徐州,記者注意到熱門旅游景區公路沿線的各種配套設施正在逐漸增多,候車亭、停車場、新能源車充電樁等圍繞著景區形成30分鐘車程的全覆蓋。
在重慶市梁平區,目前33個鎮街鄉已全部通三級及以上公路,今年新建農村產業路200公里,城鄉雙向運輸進一步打通,村里生產的農產品當天就能端到大城市的餐桌上。
危舊改造 隱患治理 提升農村公路安全防護
農村公路的建設讓出行從“走得了”變成“走得好”,那么公路安全又該如何保障呢?各地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對農村公路危橋和安全隱患路段的排查、整改。
在安徽省石臺縣大演鄉的高田村,工人們正在加快修建進村的唯一通道——高田橋,預計8月份可建成通車。
為了做好農村公路安全防護,安徽省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技術,使得農村公路的建設、安全防護等精細化管理實現數字化,解決了過去農村公路管理容易有盲區的問題。
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三年來,我國累計改造農村公路危橋約2.7萬座、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34萬公里。
封面新聞已獲得本文轉載授權,未經版權方授權,任何第三方不得轉載。
編輯 :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