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子瑩) 4月23日,2024年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一季度項目觀摩活動舉行。觀摩團深入7個區縣和開發區,對11個市級重點項目進行實地觀摩,視頻觀摩12個區縣及開發區的重點項目。
據悉,2024年西安市共安排市級重點項目350個,總投資1.71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337.75億元。此次實地觀摩的11個市級重點項目總投資21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7.7億元。
工作人員在租賃的臨時廠房內生產作業 記者 郝鐘毓 攝
新城區
西安銀泰中心項目
打造標桿性城市綜合體項目
西安銀泰中心項目效果圖
4月23日上午,2024年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一季度項目觀摩團走進新城區,觀摩了西安銀泰中心項目。
“西安銀泰中心項目位于新城區長樂中路以北、萬壽北路以西、長纓東路以南、公園北路以東,總建筑面積約74萬平方米?!毙鲁菂^發改委工作人員李明說。
目前,西安銀泰中心項目正在全力推進中,預計2029年竣工??偼顿Y100億元的西安銀泰中心項目建成后,將打造西北地區引領性、標桿性TOD+EOD城市綜合體項目,與幸福林帶無縫銜接,通過奢侈品商業、商務休閑、美食娛樂等多種業態組合,塑造最時尚消費方式和生活模式,有效激發消費增長潛力。預計年客流量1500萬人次,商業運營收入30億元以上,新增就業崗位5000個。
“今年,新城區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推進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按照‘老城提品質、新區提能級’發展思路,以‘四大經濟板塊”強帶動,以‘五大主導產業’擎支撐,高質量建設‘幸福新城’?!崩蠲髡f,今年新城區將在謀劃、引進、落地、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健全重點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機制,全力推動131個項目加快建設,助力“八個新突破”取得實效。 文/記者 南江遠 圖/受訪單位提供
閻良區(航空基地)
軍星管業(西安)公司新型復合管材研發生產項目
計劃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產
廣惠(灃京)先進制造科創港項目效果圖
4月23日下午,2024年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一季度項目觀摩團走進閻良區(航空基地),對軍星管業(西安)公司新型復合管材研發生產項目進行觀摩。
塔吊聳立、機器轟鳴、工作人員全力奮戰……4月23日下午4時許,在軍星管業(西安)公司新型復合管材研發生產項目建設現場,一臺臺大型設備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著,工人們加緊施工,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截至今年1-3月,項目完成投資0.694億元,達到年度計劃的27.76%,項目正在進行廠房基礎施工。
軍星管業(西安)公司新型復合管材研發生產項目占地160畝,總投資13億元,總建筑面積15.2萬平方米。建設5棟層高16米生產廠房,1棟質量檢測中心、1棟辦公樓、1棟研發樓。項目于今年2月開工建設,計劃2025年上半年建成投產。項目達產后,將建成年產20噸新型管件管材生產基地。
據介紹,該項目是閻良區向先進制造拓展新賽道以來,招引落地的第一個先進制造項目,將標志著引領管材管業、新材料等先進制造產業加速聚集。該項目的建設補充了西部地區新型塑料管材的制造能力,軍星集團是中國輕工業塑料行業十強企業和中國塑料管材行業十強企業,有利于帶動地方經濟高速發展。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15億元,帶動就業500人。 記者 劉曉云
興航民用飛機蒙皮及超大零件制造中心項目
預計6月底前可完成全部安裝調試
興航民用飛機蒙皮及超大零件制造中心項目效果圖
4月23日下午,2024年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一季度項目觀摩團走進閻良區(航空基地),對興航民用飛機蒙皮及超大零件制造中心項目進行觀摩。
興航民用飛機蒙皮及超大零件制造中心項目位于閻良區航空基地一期,藍天路以南,航空六路以東。該項目為閻良區2023年擴產能項目,占地65畝,總投資5.5億元,總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建設1棟生產廠房和1棟研發大樓,現已基本投產。主要建設大飛機蒙皮產線、大部件制造產線,生產機身、艙門、活動翼面等蒙皮及部件,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6億元。
據介紹,飛機蒙皮是指包圍在飛機骨架結構外且用粘接劑或鉚釘固定于骨架上,形成飛機氣動力外形的維形構件。飛機蒙皮承受空氣動力作用后,將作用力傳遞到相連的機身機翼骨架上,受力復雜,加之蒙皮直接與外界接觸,所以不僅要求蒙皮的材料強度高、塑性好,還要求表面光滑,有較高抗蝕能力。
興航航空是一家專業從事大中型軍民用機體結構工藝設計、精密加工、特種工藝、智能裝備研制、部組件裝配的全鏈條民營企業。項目以推進“智能裝備”的國產化替代為目標,圍繞“國產首臺1200噸大型蒙皮拉伸機”布置了一條完整的蒙皮生產線。
截至2024年3月,興航民用飛機蒙皮及超大零件制造中心項目已完成85%設備安裝,其余設備正在安裝,預計6月底前可完成全部安裝調試。
文/記者 劉曉云 圖/受訪單位提供
鄠邑區
廣惠(灃京)先進制造科創港項目
打造立體化集約型園區
4月23日,2024年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一季度項目觀摩團走進鄠邑區,對廣惠(灃京)先進制造科創港項目進行觀摩。
在廣惠(灃京)先進制造科創港項目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塔吊高聳,吊運著建筑材料不斷起落;挖掘機伸展鐵臂,挖掘著土方;運輸車輛來回穿梭,將建筑材料源源不斷地運往各個施工點;施工人員們頭戴安全帽,身著工作服,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火熱的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據介紹,廣惠(灃京)先進制造科創港項目位于豐五西路,總投資4.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8億元,占地95畝,建筑面積12.1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研發辦公大樓、立體化車間、信息化服務中心、產業科創孵化中心及配套設施等,服務于智能制造、醫療器械、電子信息、科創孵化等產業。
“該項目是鄠邑區‘產業類用地盤活清理試點項目’的成功實踐。項目對原有閑置資產進行改造盤活,按照園區產業定位重新啟動規劃、設計、建設,通過‘產業上樓’打造出一個集高端智造基地、中試研發基地、產學研轉化中心、專精特新企業服務中心、區域綜合服務中心為一體的立體化、數字化、集約型園區?!编傄貐^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該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1億元,10棟研發和立體化車間實現主體封頂,1棟辦公大樓及2棟生產車間正在進行基礎開挖,12家產業鏈重點企業已完成簽約,計劃2025年6月將整體建成投用。項目建成后,預計引進企業39家,新增就業崗位1500個,實現年產值12億元,年稅收3800萬元,將形成集產業研究、招商服務、生產研發、商務配套、金融創投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數字化產業綜合體,為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
為使項目更穩健地落地生根、產生效益,鄠邑區通過實施“政企聯動招商”,政府掛帥、企業聯動,精準對接區域比亞迪等龍頭企業及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鏈,深挖省外上下游專精特新配套企業,加快配套產業引入,促進產業集群式發展,將一批批戰略性、創新型產業項目紛紛“落地生根”,促進企業穩步發展。 文/記者 閆鑫 圖/受訪單位提供
西咸新區
陜煤研究院涇河新城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
設備加緊調試 開啟試生產
陜煤研究院涇河新城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一期)建設現場
4月23日,2024年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一季度項目觀摩活動走進位于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的陜煤研究院涇河新城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一期)建設現場,廠房內設備正緊張調試,開啟試生產,標志著項目正式投產已進入到最后沖刺階段。
該項目位于涇河新城兩鏈融合示范產業園,總投資26億元,占地面積267畝,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一期和二期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鋰電三元前驅體生產線、鋰電負極材料生產線、鈉電正負極材料生產線及鋰電三元前驅體擴能生產線。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將達44億元,年稅收8650萬元,可帶動就業1200人。目前項目一期基本建成,正在開展試生產工作及性能考核工作,二期計劃2025年啟動建設。
項目有兩大亮點,一是產品類型豐富。掌握核心技術,解決鋰/鈉離子電池容量低、循環性能差、體積膨脹大等行業技術難題,目前已形成14大類50余種細分產品,全面覆蓋新能源電池核心材料市場需求。二是技術水平領先。鋰電三元前驅體材料及負極材料、鈉電正負極材料等均由陜煤研究院自主研發,鋰電負極材料單位能量密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如陜煤硅基負極材料典型容量為1800mAh/g,高于市場主流材料450mAh/g),部分產品已進入寶馬全球一級供應鏈體系,是省內唯一一家正極前驅體材料生產企業。
文/記者于忠虎 呂聰 圖/涇河新城提供
西部超導涇河新城研發生產基地項目
將成全球最大超導線材生產基地
西部超導涇河新城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效果圖
機械轟鳴,車輛穿梭,工人們揮汗如雨……4月23日,2024年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一季度項目觀摩活動走進位于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的西部超導涇河新城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時,建設現場一派忙碌景象。
項目位于涇河新城兩鏈融合示范園內,總投資額20億元,占地面積約241畝,建筑面積17.6萬平方米,將建設年產3200噸超導線材生產基地和300臺/套超導磁體生產基地,項目一期計劃今年6、7月陸續投產,二期計劃2025年開工,2026年投產。
項目最大亮點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導材料制備技術和超導磁體制造技術,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空白,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超導線材生產基地。
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35億元,年稅收2億元,帶動就業人數500人。目前2#廠房基礎回填完成,鋼結構主體施工完成95%。4#廠房,基礎施工完成,基礎回填完成,鋼結構主體施工完成95%。
西咸新區聚焦“六個打造”奮斗目標和“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持續以高質量項目為抓手,全力穩投資、促發展。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實現“開門紅”,“4+1”產業集群不斷擴大,經濟發展活力持續增強。下一步,新區將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提升服務效能,全力助推重點項目建設取得實效。
文/記者于忠虎 呂聰 圖/涇河新城提供
藍田縣
美力源乳業生產線建設項目
為區域產業能級提升積蓄強勁動力
美力源乳業生產線建設項目于2月竣工試運營
4月23日,2024年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一季度項目觀摩團走進藍田縣美力源乳業生產線建設項目。
美力源乳業生產線建設項目位于藍田縣工業園區,由陜西美力源乳業集團投資建設,占地151畝,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總投資5億元,年產乳粉2.2萬噸。項目于2024年2月竣工試運營,5月份全面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6億元,直接帶動就業400人,有效推動區域產業發展能級不斷提升。
“項目通過引進瑞士烏尼貝丁蒸發器、美國霍尼韋爾熱風爐等先進設備,用干濕法相結合的方式,有效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極大地提升了生產力?!表椖控撠熑苏f,在原材料供應方面,企業通過引進瑞典利樂公司的先進乳清粉生產線,有效緩解了乳品原料進口的依賴問題,成功填補了國內羊乳清粉市場的空白,增強了企業市場競爭力。項目達產后,年加工鮮奶15萬噸,可充分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乳制品的需求。
作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導產業,近年來藍田縣持續擴大奶山羊傳統養殖優勢,提高本地奶源保障水平,并出臺了一系列奶山羊產業發展相關政策,積極打造“牧場+乳制品加工+工業旅游”為一體的一二三產融合示范項目,促進奶山羊產業多元化健康發展。截至目前,藍田縣啟動建設奶山羊規?;B殖場7個,帶動35個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增奶山羊養殖戶2000戶以上,力爭三年內奶山羊存欄達到10萬只,鮮奶產量達到8.5萬噸,奶山羊產業不斷發展,將為全市乳制品市場帶來新的活力與競爭力。
聚焦全省“三個年”活動和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藍田縣錨定建設綠色藍田、幸福家園奮斗目標,全面落實“三個機制”,聚力抓好“六個突破”,持續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多措并舉全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據了解,2024年,藍田縣在建項目128個,總投資297.92億元。其中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7%。 文/圖 記者 王卉
經開區
太合高端智能鉆探裝備基地項目
建成后將進一步延伸智能鉆探產業鏈
太合高端智能鉆探裝備基地項目效果圖
4月23日,2024年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一季度項目觀摩團走進經開區,觀摩太合高端智能鉆探裝備基地項目。
該項目位于經開區涇渭工業園,總投資10億元,占地面積91畝,總建筑面積5.6萬平方米,主要建設智能鉆機、鉆桿、自動化鉆頭生產廠房及研發檢測中心、生活配套用房等3個單體。
項目建成后,將具備生產定向鉆機300臺、特種鉆具15萬根、地面鉆探裝備300臺、隨鉆測量系統300套的生產能力,預計可實現年產值約8.5億元,進一步延伸智能鉆探產業鏈,促進西安高端制造業技術水平持續升級。
筆者了解到,該項目由陜西太合智能鉆探有限公司(簡稱太合智能)全資子公司——陜西瑞合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自主研發的“ZYL-25000D型智能定向鉆機”開孔直徑420毫米,填補了300毫米以上大直徑頂板定向長鉆孔技術與裝備的空白,礦山瓦斯滲透面積較現有技術提高3.8倍,“以孔代巷”效果行業領先,為國內外扭矩最大的瓦斯抽采定向鉆機。同時,項目積極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建設,目前正在推進哈薩克斯坦石油開采項目、阿富汗化驗室項目和俄羅斯煤層氣項目,俄羅斯子公司也在積極籌建中。
據悉,該項目預計今年6月封頂,計劃10月調試設備、部分試生產,2025年3月正式竣工投產。
文/城端傳播工作室 梁宵 圖/經開區提供
美蘭德碳基復合材料研發生產項目(一期)
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約10億元
左圖:美蘭德碳基復合材料研發生產項目(一期)效果圖
4月23日,2024年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一季度項目觀摩團走進西安經開區,對美蘭德碳基復合材料研發生產項目(一期)進行觀摩。
美蘭德碳基復合材料研發生產項目(一期)位于經開區渭北工業園,分兩期建設,總投資10.7億元,占地面積130畝。其中,一期占地面積61.5畝,主要建設3棟廠房及1棟辦公樓。項目全部建成后,公司預計年產碳基復合材料3000噸,可實現年產值約10億元,促進經開區新材料新能源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再上新臺階。
據介紹,該項目由西安美蘭德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攻克了“在直徑≥5000毫米超大型化學氣相沉積爐上采用‘等溫-壓差法’制備碳基復合材料”的技術壁壘,生產綜合能耗大幅下降,同時,自主研發的“大尺寸沉積爐快速沉積技術”也大幅降低了光伏用碳基材料工藝成本。項目預計今年5月底主體封頂,計劃10月建成投產。 文/城端傳播工作室 梁宵 圖/經開區提供
浐灞國際港
康佳絲路科技城項目
打造綜合型產業集聚區
康佳絲路科技城項目效果圖
4月23日,2024年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一季度項目觀摩團走進西安浐灞國際港,實地觀摩了康佳絲路科技城項目。
康佳絲路科技城項目是繼康佳智能家電一期項目投產后,深圳康佳集團在西安浐灞國際港的又一布局。項目總建筑面積14.6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半導體定制廠房、科研廠房、標準廠房等業態,打造集研發、中試、生產、展示、貿易等功能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科技創新產業園區。
據了解,作為上下游聯動發展的新的產業集群項目,該項目將圍繞半導體、智能終端、新能源、新材料、醫工科技等產業領域,打造總部經濟、創新經濟、智能制造綜合型產業集聚區和“互動、交易、共享”多元化的企業平臺及產業基地。項目達產運營后,預計規上企業可達八成以上,年營收40億元以上,年稅收約0.74億元以上,解決3000個以上就業崗位。
截至2024年3月底,項目完成投資1.4億元,達到年度計劃的35%,目前項目正在進行內部裝修。
文/記者 李欣怡 圖/浐灞國際港提供
國網陜西智能指揮調度中心項目
助力城市新中心建設
國網陜西智能指揮調度中心項目效果圖
4月23日,2024年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一季度項目觀摩團走進西安浐灞國際港,實地觀摩了國網陜西智能指揮調度中心項目。
據悉,作為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和陜西地電重組后的新總部,該項目將負責陜西省行政區域內電網高水平建設、高標準管理和高質量運營,運用國網最新的電網調度手段技術,統籌改革協調發展,實現電源基礎穩固化、電力供給智慧化、關聯業務集約化、綜合能源平臺化、資本運作專業化,實現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信息鏈和價值鏈深度鏈接、有機融合。
該項目總建筑面積14.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科研調度通信生產場所、功能性用房和服務性用房。建成后將引入2000名高層次人才入區就業,進一步提升總部經濟承載力,助力西安東部城市新中心建設。
截至2024年3月底,已完成投資1.98億元,達到年度計劃的33.01%,目前項目正在進行樁基施工。
文/記者 李欣怡 圖/浐灞國際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