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如今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無論是在基礎設施方面還是在公共服務領域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但在農村地區,和城市相比卻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總體來看,農村發展失衡的情況很嚴重,公共基礎設施也比較薄弱,許多村莊現在還沒有完善的配套設施,在農村生活難免會覺得不方便。再加上農村的發展相對滯后,教育、醫療、養老水平也不高,許多村民也因此選擇去鄉鎮或縣城生活。
現如今,我國的工業化發展水平已經得到了新標準,農村農業也要進入現代化發展階段,為了實現這兩個目標,我國現在也制定了新的部署工作。在實現兩個現代化的同時,我國也會加快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以此來推動新型化城鎮化發展戰略,而這些戰略實施的過程中,也會在農村啟動新一輪的惠民工程。具體有哪些呢?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村、戶啟動道路建設工程,“三路”也要加快建設
農村的公路體系并不完善,雖然說現在所有的建制村都實現了村村通,但道路的寬度明顯不夠,還有的村莊因為發展失衡,人口流失等原因,建設發展也受到了影響。目前,很多村莊現在還沒有實現道路硬化,尤其是村內的主干道,村民不出資的情況下是很難硬化的,一到下雨天,這些到了就會泥濘不堪,出行困難。
而如今,加快農村規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一項新的戰略部署,在落實這些之前也會加快農村道路建設工作,如果村內的道路都不硬化,美麗宜居鄉村又從何說起,村莊規劃又該如何推進。
為了給這些行動奠定基礎,我國今年也發話了,將繼續把道路建設工作的重心放在農村,進一步推動農村道路建設工作往戶延伸,這個消息的發布,也意味著今年不僅要啟動村村通工程,部分村莊也有可能迎來戶戶通。
除了村到組、組到戶的道路之外,我國也會加快三類村莊的道路建設工作,第一是具體旅游資源的村莊,第二是“一二三產業發展”比較好的村莊;第三是具體特色資源的特色村落。
對于這些村莊的建設工作也會向戶延伸,這對于任何一個農村人而言,都是利好消息。
還有一項新工程要推進
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固然重要,但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新難題,為了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現代化,我國對于農業發展方面也落實了一項新的惠民工程。
大家都知道,現在農村的撂荒地比較多,許多村民放棄種地是因為收益偏低,亦或者耕種條件太差。我國為了保障糧食生產,今年在改善撂荒地的過程中也會深入農村開展一系列和農業設施建設有關的新工程,第一是在符合條件的地方建設高標準農田,主要傾斜的地方在平原地區;第二是在丘陵山區開展宜農機工程,主要是為了改善耕地的質量,提高耕地的利用率,讓村民生產更便捷。
另外,在推進這兩項農業生產工程的過程中,我國也會完善高標準農田周邊的設施,讓村民們可以機械化,現代化生產,提高糧食的產量的能力。
各位讀者們!以上就是筆者為大家分享的內容,對此,大家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