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保險合同留意這6點
保險合同頁數繁多、文字晦澀難懂,不光是老年人,很多年輕人看到保單都會感到頭疼。購買保險時,哪些內容是必須要留意的?北京朝陽法院法官助理史素英也為投保人劃出了重點。
①認真閱讀保險合同,尤其是加黑條款。購買保險產品,不能僅聽業務員的口頭介紹,一切內容要以合同條款為準。投保時要閱讀全文,尤其是那些加粗加黑條款,對保險責任、保險期間、責任免除、賠償限額、繳費期限及金額、減保及退保等核心條款、特別約定條款尤其要仔細閱讀。
②年限、收益算明白再買。有些理財類保險,根據不同年限附有現金價值的演算,切記要算明白,符合自己預期再購買。對自己不理解的、銷售人員的陳述與合同約定明顯不一致的內容,要主動詢問清楚,并注意留存證據,以備后續維權舉證。
③勾選答案、簽字確認要謹慎。簽署投保單、投保提示書等書面文件時,要慎重對待自己的每一處簽名及勾選,切忌聽從銷售人員“指示”違背真實意愿填寫,對于空白文件尤其要注意。
④如實“雙錄”不“表演”。根據監管要求,保險公司向60周歲(含)以上年齡的投保人銷售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等,要對銷售過程關鍵環節以現場同步錄音錄像的方式予以記錄。“雙錄”能夠實現過程可回溯,有利于規范銷售行為、保護消費者利益。因此,60周歲以上的投保人在購買保險產品時,一定要配合銷售人員進行規范“雙錄”、如實作答,有疑問積極主動詢問,不要配合銷售人員進行“表演”。
⑤售后回訪認真作答。合同訂立后,保險公司通常會進行回訪。實踐中,一些投保人往往忽視甚至不愿意配合回訪。其實,通過回訪投保人可以更好了解自己購買的保險產品,運用得當能夠有效避免信息錯誤、退保損失等產生的糾紛。在接到保險公司的回訪電話時,投保人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如實作答,一旦產生糾紛,這些回答都將成為證據。
⑥充分利用“猶豫期”。投保人購買保險后,應充分利用猶豫期了解保險合同內容,通過官方客服電話或柜面咨詢不清楚的保險條款,老人要多與家人溝通。一旦發現不符合投保預期,盡早在猶豫期內與保險公司解除合同。但要注意,并非所有保險產品都有猶豫期,是否設置猶豫期及猶豫期的天數還要看合同條款約定。 本報記者 張蕾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