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消息 2023年5月某日,張某駕駛普通二輪摩托車,行至廣安某路段時,與王某騎行的電動車相撞,造成雙方受傷及兩車受損的道路交通事故。交警部門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張某、王某負同等責任。
張某的摩托車在某財保公司投保了“非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保險是張某兒子代買,其對購買的險種不知情,交通事故發生后才知道購買何種保險。張某兒子是在病重時購買的保險,已因病去世。張某離婚后便一個人生活,現因發生交通事故、年齡關系等無工作,生活十分艱難。
某財險公司請求駁回張某對其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理由如下,因張某所有的車輛屬于機動車,在交警支隊進行了注冊,在注冊登記時是要投保交強險,因此充分證明張某知道自己的車輛是機動車,同時他也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那么其兒子通過網絡投保“非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屬于投保錯誤,其明知道是機動車而投保非機動車險,按照保險法相關規定,保險公司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經廣安區人民法院棗山法庭審理判決,某財險公司在非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內承擔賠償責任,并現已自覺履行賠償義務。
法官說法:某財險公司是否應在第三者責任保險責任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是本案需要解決法律問題。首先,從承保險種看,該公司對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承保車輛區分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該財險公司應當負有對投保車輛的性質進行合理審查的義務;其次,投保車輛的行駛證載明了車輛類型為普通二輪摩托車(機動車),投保人在投保時未隱瞞車輛的性質,不存在故意隱瞞和過錯。
某財險公司作為專業保險機構,在承保時對承保車輛性質和投保險種是否一致應進行審查并告知投保人,如投保人拒絕更改投保險種,則某財險公司有權拒保。
最大誠信原則是保險的基本原則。最大誠信原則的主要內容包括告知、保證、棄權和禁止反言。它要求保險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和履行保險合同的過程中,應向對方提供足以影響對方做出訂約與履行決定的全部實質性重要事實,并絕對信守合同訂立的約定與承諾。最大誠信原則強調的是一種更高程度的誠實和透明度,比普通民法中的誠信原則要求更為嚴格。
該案中,張某車輛在投保時提供了相關證件,某財險公司未盡到合理的審查和提示義務,可以認定其是在明知案涉車輛屬于機動車的情況下,而承保了“非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保險合同依法成立并生效,雙方均應當最大誠信地遵守和履行車輛保險合同。該公司在發生保險事故后,以投保車輛為機動車而購買的險種是“非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而拒不承擔保險責任的理由相當于違反了保險最大誠信原則中的禁止反言。保險合同成立后,張某按照約定交納保險費,某財險公司應當按照約定承擔保險責任。
法官提醒:投保人和保險人在簽訂保險合同時要注意審查被保險車輛的車輛性質和所投保的保險險種是否一致。保險公司作為專業機構,應當對缺乏認知能力的投保人盡到更多謹慎審查和更大的善意提示義務,避免保險錯誤的發生,以保險的最大誠信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運行。(供稿:廣安區法院 楊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