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巨無霸中國電信回歸A股
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電信發布公告稱,擬公開發行A股數量不超過120.93億股,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這意味著,在中國聯通之后,又一家電信運營商將回歸A股。
解讀: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電信回歸A股,相關的概念股可能會收益。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號百控股,中國電信集團是其控股股東。而比較尷尬的是中國聯通,以往總是有傳聞要和中國電信合并,此番回歸,意味著合并的可能性又下降了。不過,以巨無霸的體量,融資規模百億元級別,短期內對A股會帶來一定的壓力。
2.新能源汽車中概股昨夜拉升
昨夜,中概股造車新勢力持續拉升,小牛電動漲超25.16%,小鵬汽車漲11.3%,理想汽車漲超8.2%,蔚來汽車漲17.4%。而特斯拉漲近20%。此前有報道稱,2月國產特斯拉銷售量環比增長18%
解讀:高盛表示,中國的電動汽車普及率將從今年的5%提高到20%,這將在未來四年內使需求提高三倍。電動汽車行業目前的估值表明,市場正在忽略盈利周期,并將數十年的擴張機會體現在當前的股價之中。
3.OECD預計中國經濟2021年預計將增長7.8%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當地時間3月9日發布了最新的中期經濟展望報告。該報告指出,預計2021年全球GDP增長率為5.5%,2022年為4%。在G20成員國經濟體中,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8%,2022年預計將增長4.9%。
解讀:同時報告指出到2021年年中,全球經濟產出將超過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即便全球經濟前景有所改善,但許多國家的產出和收入到2022年底之前將維持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前的預期水平以下。
4. 支付寶呼吁:給績優基金經理更長時間進行運作
支付寶.理財智庫今日發布“致投資者的一封信”,其中提到,在當前市場波動加大的情況下,更應該相信專業的力量,給投資經驗豐富、能力全面、回撤控制能力強的績優基金經理更長的時間進行專業的運作,用時間換取投資增值。
解讀:春節后A股震蕩加劇,以食品飲料、醫藥為代表的機構重倉股遭遇大幅殺跌。偏股新基金發行市場也不復此前盛況,熱度顯著下降。現在確實是考驗基金實力的時候。
5. 百億私募遭遇“史詩級回撤”!最慘節后已巨虧近40%
朝陽永續監測的10家百億級私募合計56只股票多頭產品中,共有18只產品的凈值在春節之后回撤幅度超過15%。業內人士表示,幾只表現最弱的產品,實際回撤幅度可能已經接近40%。
解讀:最近股指一通回調,不管是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都跌得灰頭土臉的,狼狽不已。基金控制風險能力還有待提升。不過,漲跌乃股市常態,還是要放寬心態,看長遠些。東方港董事長但斌也無奈表示,漲了就是股神,跌了就成了嘲諷的對象,世態炎涼人心不古……
6. 保險公司否認基金贖回傳聞,基金自購模式開啟
有市場瘋傳此輪A股調整“都是保險贖回基金惹的禍”。傳聞直指部分大型保險機構。對此,有大型保險機構人士否認,表示不背鍋。數據顯示,春節后永贏基金,富國、匯添富、天弘、華夏等10家基金公司開啟自購模式,累計自購總額近2億。
解讀:每次市場下跌的時候,傳聞都滿天飛。“一地基茅”的段子也都出來了。辟謠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的恐慌情緒,基金機構自購也是增強基民信心的舉措。
7.美股周二高開高走全線收漲
道指一度創下歷史新高。截至收盤,道指漲0.1%;納指漲3.69%;標普500指數漲1.42%。科技股全線反彈,蘋果漲4.06%;Facebook漲4.09%;亞馬遜漲3.76%。
解讀:最近A股跟跌不跟漲,對于外圍股市的走強,還是不能預期過高。A股自身的調節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對于外圍走勢,宜保持平常心。
小結:昨天早盤A股嘗試深V反轉,不過午后功虧一簣,還是下跌了,有點可惜。但從走勢來看,這說明A股多頭已經有開始反擊的動力了。雖然時間上A股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重返升勢,但在下行空間上或許已很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