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縣開展的整治“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活動中,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造成道路擁堵、市民出行不方便問題被列入其中。廣大市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滿足民眾出行需要。
市民反映:出行受道路建設影響
“現在城區很多地方都在修路,常常一條路走到頭才發現走不通,只有掉頭繞行,耽誤了我們太多時間。”市民趙先生告訴記者,他希望相關部門和建筑單位能夠加快工程進度,減少城區擁堵。
近年來,我縣市政基礎設施開工建設的項目多、任務重、時間緊,因老城區施工條件有限,施工場地狹窄,地下管網、管線等情況復雜,各桿管線施工干擾多,需協調的部門多,工程建設施工工藝及養護需要,部分地段打圍后施工進展緩慢,而且這些項目下達的開工時間和完工時間又相對集中,對全縣的交通以及市民的出行都帶來了一定影響。
部門行動:已開工項目預計年底完成
近日,記者在城西河伯玉路雨污分流升級改造項目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冒著烈日加緊施工作業。“伯玉路工程是貫穿我縣老城區南北向的一個重要主干道。因老城區的配套設施不完善和地下管網不徹底,造成了老城區下暴雨的時候經常形成內澇。現目前正在實施伯玉路的河道箱涵澆筑,河道完成后逐步進行路面的澆筑和綠化等施工。”縣住建局建設股副股長黃志彬介紹說。當伯玉路建設完成后,將大大提升我縣老城區的城市形象和緩解交通壓力。
據了解,針對縣城區開工項目多,面廣量大的實際情況,縣住建局聯合參建單位,制定了詳細的整改施工計劃,實行順排工序倒排工期,優化施工流程,分段施工,將已完成第一層瀝青混凝土澆筑的路段放開通行,并成立了項目督導小組,對項目進度及工程質量進行督查,實行日報制,每天查進度和質量。
截止目前,已完工了蔚藍星城、御城尚都等4個棚戶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實施雨污分流,敷設雨污管網約7.2公里,道路升級改造約3.6公里,提檔升級人行道約7.8公里并完善周邊綠化、路燈及相關交安設施。正在實施的項目有何家橋及濱涪路片區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城西河伯玉路雨污分流升級改造項目、理工校片區配套基礎設施改造項目等6個項目,實施雨污分流,敷設雨污管網約11公里,道路升級改造約5.5公里,提檔升級人行道約6.2公里并完善周邊綠化、路燈及相關交安設施。這些項目都計劃今年底完工,完成后將有效解決我縣城市城西河及武安河主要兩條河流城市黑臭水體問題,大力完善城市中心區域風貌形象。同時,記者了解到,今年還將計劃實施太和大道北延線及涪江六橋連接隧道工程、南涪片區人居環境提升工程。
“2017年以來,我們圍繞著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改造,共規劃建設項目17個,這些工程完成后我縣主要城市干道將達到徹底雨污分流,城市主要道路黑化將達到80%以上,城市人行道將大力改善,將實現了道路路面和人行道的進一步改造,使交通更暢通,出行更方便,人居環境更優美。”縣住建局副局長何強表示,下一步,縣住建局將采取分段打圍、分段施工,聯合交警部門增強主要路口交通疏導,盡量減小擁堵,加快工程進度,把已開工的項目主體全面完成,提升群眾出行滿意度。
(全媒體記者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