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標準化建設”強化服務提升。2018年9
月,上海市實施了《關于本市推進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標準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包括五方面要點:每項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都要制定服務指南;每份服務指南都要講清楚中介服務的依據、范圍、對象、內容、方法、結論、法律效力、機構、合同、材料、工作程序、期限、文件、收費依據及標準、義務和責任等18項內容,把評估評審的具體條件、要求明確告知群眾和企業;設置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明確要有法律依據和合理化論證;破除中介服務壟斷和規范中介服務收費;建立懲戒和淘汰機制。
二是以“網上平臺”實現集中辦理。廣東、浙江、湖北、云南、重慶等地都建立了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網上平臺。云南省投入1691萬元開發建設了全省中介超市信息平臺,統一技術標準和平臺運維,提供給省、州市、縣三級和部分園區共153個選取點使用,實現三級共用、數據整合、資源共享。從中介機構申請、審核、入駐,到采購項目登記、發布、選取、簽約,再到對中介服務開展監督評價、信用管理,均通過網上平臺全程在線辦理。
三是以“清單管理”精簡規范事項。目前,全國各省市都在精簡規范中介事項,并公布事項清單,清單之外無事項。深圳市完成市直部門三批共77項中介服務事項清理規范工作,公布了保留的市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目錄,共計98項;湖北省公布了省級層面的143個事項,每一條事項都注明了審批事項、資質類型、審批部門和可服務中介機構情況;浙江省也公布了省級層面121個事項;云南省省級梳理出5大類41個資質141個中介服務事項,與59個投資審批事項相對應并實現同步動態更新調整。青島市近日公布,在全國率先取消施工圖審查,誰設計誰負責。
四是以“中介超市”理順市場秩序。廣東、浙江、福建、重慶、湖北等地均建立了實體或網上中介超市。例如,浙江省中介超市已覆蓋所有市縣,凡符合條件的審批中介機構均可入駐入網,建立業主和中介機構雙向自由選擇機制,目前平均每個中介超市入駐中介機構200家以上,同時建立信用評價和誠信監管機制,一庫入駐、全省執業。再如,云南省中介超市建成運行以來,全省累計發布項目公告20827個、公開選取20622個、簽訂合同18701個、履約結束12552個,資金節約率33%,縮短投資審批時間45%以上。
五是以“聯合服務”優化審批流程。浙江以“聯”為著力點,歸并同類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變串聯為并聯,變多項獨立服務為聯合服務。
六是以“分類削減”推進精準施策。山東省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對中介服務項目進行了分類削減。主要采取三種處理方式:取消297項,占總數的33.6%;自主辦理346項,占總數的39.2%;政府委托61項,占總數的7%。從含金量來說,都是給企業群眾減輕負擔的“真金白銀”,原來由申請人付費購買的中介服務,現在由政府掏錢購買。
對標對表上述這些先進省市的做法,湖南應進一步創新推進行政審批環節的中介服務改革,將審批中介服務改革納入“一件事一次辦”改革重點,在全省范圍統一研究推動,強化市場監管,加快建立全省統一規范、公開透明、開放競爭、便捷高效的投資項目審批中介服務市場。
首先,應建立“四個一”的審批中介服務改革基本框架。推進“一標準、一清單、一網站、一超市”的“四個一”審批中介服務改革框架。“一標準”:以標準化為總抓手推進審批中介服務改革,出臺中介服務指導意見和標準化指南,對于中介事項進行標準化管理。“一清單”:清理精簡“全省投資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形成政府委托中介服務事項和業主委托中介服務事項兩方面內容,并不斷優化,做到清單之外無中介服務。“一網站”:依托省政務云平臺和政府門戶網站,推出“湖南省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網上平臺”,將審批中介事項清單、流程、中介庫、服務對接、中介評價和監管等均在網站上實現。“一超市”: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湖南省行政審批中介超市”和各級政府中介超市,凡符合條件的審批中介機構均可入駐、入網,對入駐中介機構建立信用評價和誠信監管機制,堅持一庫入駐、全省執業。
其次,應按照“五減”原則精簡歸并審批中介服務事項。一是“減事項”。梳理現有事項,無法律法規規定的事項一律予以取消;有法律法規依據但有明確內涵、外延限定的,要嚴格按照限定范圍實施。可在目前基礎上按照30%左右的幅度削減歸并事項,確保省級事項清單不高于兄弟省份的平均數。二是“減環節”。全面梳理和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精簡審批中介環節,倡導聯合審查,將中介服務環節所用時間納入部門審批時限。三是“減材料”。實現中介服務全面上網,依托網上平臺開展網上申報、網上審查、網上反饋,逐步取消線下審查。四是“減時間”。通過多本合一、多評合一、聯合測繪等方式,對同一階段或相互關聯的中介事項,由串聯審查改為并聯審查。五是“減費用”。實施中介服務競價機制,不斷提高市場開放程度,打破區域、行業壁壘,各部門或地方不得設置定點供應商等條款。
再次,應實行中介機構服務“三統一”。一是統一服務承諾時間。按照服務事項分類制定承諾服務時間標準,大幅壓縮承諾時限。二是統一規范收費標準。由發改部門牽頭,會同行業主管部門,規范中介服務收費標準區間,公開收費依據和細則,發布不同類型服務的收費指導價格。三是統一服務規范。全面執行中介機構的行業規章、行業標準,以及信用評價、信用檔案等制度,提高服務效能。
此外,應健全多維度監管評價體系。一是堅持政企分離。全面推進中介機構與政府部門徹底脫鉤,堅決取締“紅頂中介”。二是推進信息公開。打破部門“信息孤島”,實時公開共享中介機構在資質、人員、執業記錄、信用等方面的監管信息。三是強化信用監管。各行業主管部門對中介機構實行誠信等級評定制度,分門別類建立誠信檔案,定期組織對中介機構進行公開評議,并向全社會公示,形成正向激勵機制。四是完善懲戒機制。加大對失信機構的懲戒力度,嚴懲出具虛假證明或報告、擾亂市場秩序等違規行為,情節嚴重的納入“黑名單”并清退出全省中介超市,真正讓中介服務從“灰色地帶”走向“陽光運行”。五是健全行業自律監管機制。積極指導中介機構建立健全自律性監管機制,切實發揮自律、服務、指導、協調作用,完善行業執業標準、自律規范和懲戒規則,規范行業競爭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