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任何時候預測房價漲跌都是不是一件靠譜的事,但是通過分析目前樓市的特點還是可以了解未來房地產市場的走勢。今年1至5月份,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呈現了以下三大特點:
特點一:樓市調控持續收緊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截至5月中旬,全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已經多達120次,部分城市更是接連收緊樓市調控政策。這其中,當屬海南的調政策最為嚴厲。
之所以如此頻繁的加碼樓市調控,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房價上漲的壓力太大,部分二三線城市的房價上漲預期持續走高,因此才有了住建部接連約談12個城市的相關負責人,旨在通過約談,讓這些房價或多或少都在上漲的城市有所“收斂”。
同時,住建部也接連放話,聲明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不會放松,要保持政策的延續性,穩房價,打擊炒房,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的炒的基本定位,為接下來的樓市發展定調。
特點二:搖號買房擴容
關于搖號買房的報道依然不少,據統計,目前已經有8個城市實施了搖號購房政策。之前筆者也跟大家分析過搖號購房的成因,跟新房二手房的價格倒掛有直接的關系。
搖號買房,也再次說明了目前部分熱點城市的新房供小于求,而新房的房價又明顯低于周邊二手房的房價,因此才引發了搶購。雖然已經有8個城市出臺了搖號購房的政策,但是也有媒體將搖號購房說成“搖號炒房”,參與搖號購房的購房者中,很多都是抱著“買到即賺到的”心理,他們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剛需購房者。
特點三: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下跌
根據易居研究院公布的數據,截至4月底,三四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為10.4個月,下跌較為明顯,為最近9年的最低值。
存銷比的下跌,意味著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變動情況顯示,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一直處于領漲的態勢中。雖然有不少聲音都在說房地產市場的風險和樓市泡沫,但是隨著三四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的下跌,未來房子供不應求的預期加大,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依然存在上漲的壓力。
綜合以上三點來看2018年年中的樓市,大家就會發現,房價大幅下跌完全是不切實際的。除了已經實施限價政策的城市房價同比回落之外,其他城市的房價仍然是漲的多,跌的少。再說了,樓市調控的目的是為了穩房價,而并沒有提到降房價,因此要想房價短期內回落,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