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散亂污”工業企業專項整治辦公室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底數要清、摸排要細、分類要明、整改有方、效果明顯”工作思路和“清理取締有標準、提升改造有時限、整合搬遷有去處”工作要求,全市“散亂污”工業企業綜合整治工作穩步扎實推進。截止年底累計摸排認定“散亂污”工業企業2665戶,完成整治1875戶(其中提升改造類769戶,清理取締1047戶,整合搬遷59戶),完成總任務的70%,超額完成省上下達60%的年度目標任務。
一、領導抓、抓領導,強勢推進
市縣兩級認真貫徹落實中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決策部署,堅持把“散亂污”工業企業綜合整治做為鐵腕治霾重點工作來抓。多措并舉強力推。“散亂污”工業企業綜合整治摸排是基礎,整治是關鍵,監管是常態。從7月份開始,通過落實“五項清單制度”、市級領導包抓、縣際交叉督查、周末專項督查、市縣鎮村四級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承諾書),市級領導經常進駐縣市區,深入一線查找問題、研究對策、推進工作。據不完全統計,下半年以來,市級領導下縣區檢查指導“散亂污”工業企業綜合整治約180人次,檢查“散亂污”企業1000余戶,先后有40余名干部在“散亂污”工業企業綜合整治中因工作不力被問責。通過領導親抓、以上率下,層層推進、狠抓落實,各級不愿干、不會干的問題得到了有效地解決,我市“散亂污”工業企業摸排認定數量,上半年132戶,8月份新增1626戶,全年累計2665戶,切實摸清了全市“散亂污”工業企業的底數。親力親為反復抓。堅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各縣市區(管委會)主要領導認真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充分發揮縣區政府第一責任主體作用。實行縣區領導包抓鎮街、鎮街領導包抓村(社區)、村(社區)領導包抓企業的層級包抓制度。各級主要領導親自安排部署、經常檢查推進,特別是興平、乾縣、武功、禮泉、高新、三原作為市上整治工作任務最重的6個縣市區(管委會),整治工作要求嚴、標準高、作風實、方法活,為全市年度整治任務的超額完成,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重服務、嚴督導,部門合力
2018年市縣兩級牽頭和各責任部門認真履行職責,依法開展整治,形成了齊抓共管、聯防聯治的良好工作態勢。建立“144533”工作機制。在實踐的基礎上,積極學習借鑒京津冀兄弟地市的經驗,及時總結形成了圍繞1個方案、1委帶4局、健全4級網格管理、成立5個督導組、采取3個步驟、按照3個途徑開展“散亂污”工業企業綜合整治“144533”工作機制,推動我市專項整治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適時開展業務培訓。一年來市上先后召開了專項整治工作任務部署會、現場推進會、督導協調會、檢查驗收會6次。通過邀請專家進行專題授課、赴河北廊坊學習考察、下沉各縣區宣講輔導和以會代訓等方式,較好地解決了各級各類人員想干干不好的問題,有效地提升了專項整治隊伍的業務能力。嚴格標準開展整治。市縣兩級環保、國土、安監、工商等責任部門積極主動作為,依法依規整治。對提升改造類企業,宣傳政策法規、指出存在問題、提出建議要求、適時組織驗收,幫助企業盡早復產。對清理取締類企業,堅持兩斷、力爭三清、嚴把標準。對整合搬遷類企業,從廠房、資金、手續辦理等方面提供幫助,引導企業良性發展。分片包干服務督導。市級五個服務督導組劃片包干,堅持每月下縣區服務督導,保證專項整治工作規范有序開展。年底成立三個驗收組,對各縣市區年度“散亂污”工業企業綜合整治情況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檢查、指導和驗收。
三、保民生、力度大,攻堅克難
堅持以人為本、服務企業,堅持突出重點、重在治污。把“散亂污”企業整治作為政府規范提升服務的過程,作為產業不斷集聚的過程,作為壯大縣域經濟的過程。注重在人力、財力、政策支持上下功夫。秦都區、興平市、三原縣和高新區抽調各部門精兵強將成立專項整治行動工作組,對“散亂污”工業企業進行精準摸排、精準整治。興平市在“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中先后投入4.12億元,政府職能作用發揮好,整治工作力度大;禮泉縣計劃投資2.94億元建設包裝材料中小企業孵化基地;秦都區投資5000萬元,通過租賃、收購等方式對轄區原國有企業老舊廠房進行改造,設立了4個中小企業創業園區,對按期搬遷且依法依規生產的10戶企業提供兩年廠房免費使用權;彬州市對所有搬遷入園的企業免廠房租賃費3年,所得稅縣級留成部分前兩年等額獎勵,后三年減半獎勵;乾縣對姜村鎮的橡膠加工企業通過招商,由第三方投資2億元建設廠房,盡早幫助企業入園復產。堅持在分類施策上求突破。興平市對符合環保條件但存在其他問題的企業實行“邊生產邊整改”,降低企業損失,嚴防“一刀切”;三原縣實行“騰籠換鳥”,對整治無望的“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的同時,積極引進符合要求的合法企業入駐;興平市、高新區、涇陽縣對提升改造完成后有條件且符合規上要求的企業應統盡統,目前全市已有40余戶“散亂污”工業企業擬納入規上企業,其中6戶已獲批準。
四、夯責任、常檢查,久久為功
2019年是“散亂污”工業企業綜合整治工作的攻堅之年、收官之年。我們要堅持以任務為牽引,以問題為導向,以中省督察為契機,做到干勁不減,標準不降。要抓早抓大抓重點。緊盯剩余的790戶整治任務做工作,既要早籌劃早部署早動員,也要緊緊盯住整治任務重的縣區,還要始終關注少數整治難度較大的企業,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要堅持“長”“常”不放松。認真落實長效管控十條措施,堅持鎮村經常性巡查和縣級各部門定期抽查相結合,切實打通最后“一公里”,積極發揮鎮村的作用,動態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切實消除隱患,堅決杜絕“散亂污”工業企業滋生、反彈或復燃。要注重總結求提升。要及時提煉總結縣區工作中的亮點經驗,推動全市專項整治工作全面協調開展。縣區要結合實際做好產業集群搬遷入園方案的制定和落實,確保入園類企業早日復產。對提升改造有條件且符合要求的企業提供幫助,指導其盡快納規并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