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業信息安全產業發展聯盟主辦的2019年中國工業信息安全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本次大會是聚焦工業信息安全領域舉辦的國際性會議,主題是“智慧連接工業 安全守護未來”,旨在加快推廣行業領域最新實踐成果,搭建行業領域交流展示平臺,促進我國工業信息安全產業全面發展。大會聚焦工業信息安全發展趨勢、工業互聯網安全、應急響應、工業信息安全檢測評估、數據安全等關鍵議題,吸引了來自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專家和代表超過1000人。
在工業信息安全主論壇,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全球工業信息浪潮來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加速了社會向智能化、智慧化擴展。目前,越來越多的工業生產設備走向開放、跨越、互聯,因此,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便顯得尤為突出,要完善制度規范,突破關鍵技術,構建安全體系,強化支撐保障,深化國際合作,全力護航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帶來新的安全挑戰,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后果較消費互聯網更嚴峻。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需要通過IT與OT技術融合來保障,要善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來助力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需要管理與技術并重,企業的安全要與行業的安全和社會的安全實現威脅情報共享與協同聯動。“只要重視和技術采用得當,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可控,但是安全挑戰并非靜止,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工作永遠在路上。”
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稱,工業互聯網打破了傳統工業相對封閉可信的制造環境,病毒、木馬、高級持續性攻擊(APT)等安全風險對工業生產的威脅日益加劇。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工業互聯網聯盟82家工業企業的ICS、SCADA等工控系統中,28.5%都出現過漏洞,23.2%是高危漏洞,許多工業互聯網終端設備結構簡單、低功耗、低成本,在設計時很少甚至沒有考慮到安全預算。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可以從工業和網絡兩個視角把握,設備、網絡、控制、應用以及數據是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的五大重點,其中各類工業設備安全最為復雜,工業設備安全的輕量化防護問題是關鍵技術挑戰。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國家電網公司大數據中心、安恒信息等機構和業內領先企業分別介紹了在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方面所做的工作。
其中,杭州安恒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范淵詳細介紹了工業互聯網時代的安全防護實踐。他認為,安全是保障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前提,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可采用“三維一體+AI賦能”的防護之道,需要從云(數據與應用)、管道(通信與介入)、終端(生產網絡)三個方面考慮,并要注重工業互聯網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檢查,同時,通過安全數據大腦、AI幫助我們以智能化的方式,快速發現工業互聯網安全威脅、防范終端網絡攻擊及病毒傳播等惡意網絡行為,實時處置,全方位保證工業互聯網的安全性。“工業企業行業不同,所選用的控制設備的類型、品牌也不同,生產工藝更不同。安恒信息堅持工業數據研究和安全產品開發的兩條路并行,并通過對每一個行業企業安全需求和狀態的深度挖掘,實現工業企業專屬安全的數據和產品的歸一,形成定制化工控安全服務。”(文/趙秋玥)
本次大會是聚焦工業信息安全領域舉辦的國際性會議,主題是“智慧連接工業 安全守護未來”,旨在加快推廣行業領域最新實踐成果,搭建行業領域交流展示平臺,促進我國工業信息安全產業全面發展。大會聚焦工業信息安全發展趨勢、工業互聯網安全、應急響應、工業信息安全檢測評估、數據安全等關鍵議題,吸引了來自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專家和代表超過1000人。
在工業信息安全主論壇,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全球工業信息浪潮來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加速了社會向智能化、智慧化擴展。目前,越來越多的工業生產設備走向開放、跨越、互聯,因此,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便顯得尤為突出,要完善制度規范,突破關鍵技術,構建安全體系,強化支撐保障,深化國際合作,全力護航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帶來新的安全挑戰,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后果較消費互聯網更嚴峻。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需要通過IT與OT技術融合來保障,要善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來助力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需要管理與技術并重,企業的安全要與行業的安全和社會的安全實現威脅情報共享與協同聯動。“只要重視和技術采用得當,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可控,但是安全挑戰并非靜止,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工作永遠在路上。”
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稱,工業互聯網打破了傳統工業相對封閉可信的制造環境,病毒、木馬、高級持續性攻擊(APT)等安全風險對工業生產的威脅日益加劇。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工業互聯網聯盟82家工業企業的ICS、SCADA等工控系統中,28.5%都出現過漏洞,23.2%是高危漏洞,許多工業互聯網終端設備結構簡單、低功耗、低成本,在設計時很少甚至沒有考慮到安全預算。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可以從工業和網絡兩個視角把握,設備、網絡、控制、應用以及數據是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的五大重點,其中各類工業設備安全最為復雜,工業設備安全的輕量化防護問題是關鍵技術挑戰。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國家電網公司大數據中心、安恒信息等機構和業內領先企業分別介紹了在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方面所做的工作。
其中,杭州安恒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范淵詳細介紹了工業互聯網時代的安全防護實踐。他認為,安全是保障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前提,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可采用“三維一體+AI賦能”的防護之道,需要從云(數據與應用)、管道(通信與介入)、終端(生產網絡)三個方面考慮,并要注重工業互聯網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檢查,同時,通過安全數據大腦、AI幫助我們以智能化的方式,快速發現工業互聯網安全威脅、防范終端網絡攻擊及病毒傳播等惡意網絡行為,實時處置,全方位保證工業互聯網的安全性。“工業企業行業不同,所選用的控制設備的類型、品牌也不同,生產工藝更不同。安恒信息堅持工業數據研究和安全產品開發的兩條路并行,并通過對每一個行業企業安全需求和狀態的深度挖掘,實現工業企業專屬安全的數據和產品的歸一,形成定制化工控安全服務。”(文/趙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