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舉國矚目的賽迪顧問先進制造業研究中心發布的《園區產業高質量發展(先進制造)百強》名單中,湖南省共有6家園區上榜,其中寧鄉經開區憑借其卓越的表現,位列第62位,較上年再進3位。連續5年上榜,排名逐年攀升,這是寧鄉“工業強市”再展雄風的又一力證。
寧鄉,曾經聞名遐邇的農業大縣,如今鼎鼎有名的工業強市。在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進工業強市進程中,戮力同心,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大力引進先進制造業,以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為促進湖南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卓著貢獻。
先進制造的典范
寧鄉,作為全國第四個同時擁有“高新區”和“經開區”兩個國家級園區的縣級市,通過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加強與科研機構的合作,形成了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涵蓋了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高技術含量的行業。積極推動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成為先進制造的典范。
為了發展經濟,寧鄉在招商引資中,不拘一格地“策劃式”招商,不遺余力地提供“股東式”服務。早在2007年引進邦普循環開始,寧鄉將產業升級的靶心鎖定在先進儲能材料領域,匯聚中材鋰膜、巴斯夫杉杉、中科星城石墨等60多家企業,串聯起國內最為完整的先進儲能產業鏈,其規模居全國區縣市第二位,還誕生了中偉新能源、邦普循環、弗迪電池3家百億級企業。
寧鄉堅持深耕主賽道,搶先布局新賽道,注重構建能與上下游互相配套的、有較大市場規模的產業鏈體系,釋放產業集聚能力。以三一重工、星邦智能為龍頭的工程機械產業鏈,注重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鞏固延伸優勢產業,帶動聚集了160多家配套企業,涌現了單項冠軍產品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增至23家。“鏈式思維”催動產業聚變,“鏈主”領舞激發更多潛能,“三鏈兩群”成為寧鄉的最大底氣。
用超前眼光謀產業,用鏈式思維抓項目,正是寧鄉“制勝”的關鍵。目前,寧鄉共引進和培育企業622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73家、高新技術企業210家、本土上市企業3家、500強和上市公司投資企業50多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6家。隨著大項目紛至沓來,寧鄉在最近5年內凈增5家產值過百億元的工業企業,成為全國百強縣中的“唯一”,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
科技創新引領未來
科技創新是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的核心動力。為支持企業創新,寧鄉實施“科創橋”計劃,圍繞各產業鏈群在全國科研院所和高校中尋找科研團隊,對接創新資源,并在創新平臺建設和技術研發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在兩個園區內設立了多個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企業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洞悉“風口”的寧鄉,緊跟技術變革趨勢,發展壯大新能源、生命科學等新興產業。今年3月,總投資10億元的氫璞創能與寧鄉簽約,將建成全國最大功率氫燃料電池研發生產基地。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位于寧鄉高新區的長沙弗迪電池工廠內4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行,每6秒下線一片電池,創造了該行業的奇跡;中偉集團全球科創中心落戶寧鄉,有望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新型功能材料研發試制、先期量產驗證基地;在大型工業儲能領域應用前景非常廣闊的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萬噸量產線正在湖南鈉邦新能源啟動建設。在寧鄉,還有研發高空作業平臺的湖南星邦智能裝備,填補國內空白的萬鑫精工等許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寧鄉瞄準生命科學這片“藍海”,發展出楚天生物醫藥與生命科學產業鏈。3秒便能在無菌條件下完成一系列動作的吹灌封(BFS)一體機,每分鐘轉速達4萬轉的超高速冷凍離心機,每天可檢測40萬支疫苗的預充式注射器機器人檢測系統,用于細胞培養的一次性生物反應器等全國首創的高端設備陸續從楚天科技研發生產。
優越的營商環境
除了科技創新,優越的營商環境吸引眾多企業近悅遠來。沒有區位優勢,就在服務上下功夫;沒有政策傾斜,就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有更多獲得感。寧鄉始終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政務服務,提高辦事效率,簡化審批流程,并為此專門出臺“25條”,打破“官本位”思想,樹立為企業服務的“股東”思維,與企業平等互惠、合作共贏,從資金、人才、市場等多方面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今年1-6月,園區新簽約項目53個,新注冊“三類500強”企業2家。總投資100億元的海信綜合生產基地、總投資50億元的納米微晶玻璃陶瓷材料生產基地相繼落戶寧鄉。6月14日,松井全球研發中心在寧鄉正式啟用。500強企業中國黃金集團投資建設中金輻照項目,填補省內高端輻照配套服務空白。這些行業巨頭之所以紛紛入駐寧鄉,都是看好這里一流的營商環境和政府的“股東”式服務。
寧鄉,始終將目光看向遠方,全面深化改革,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堅持“工業強市”的戰略目標,持續抓項目、強產業、優結構,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升產業競爭力,力爭在全球先進制造業舞臺上展現更佳風采。
(作者系寧鄉市委網信辦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