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廖艷霞 通訊員 李娟)這個新春,湘鋼工業綠色轉型“火”了。2月19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以“我國工業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為題,報道了湘鋼150兆瓦超臨界煤氣發電機組余熱發電效能,以及企業向循環經濟要成效,力促節能減排,探索鋼鐵行業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和經驗。
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主戰場”,近年來,湘鋼歷經史上最大的“綠色革命”,大刀闊斧開展超低排改造。150兆瓦超臨界綜合利用發電技術改造項目是湘鋼2023年實施的超低排改造項目之一,項目投入4.5億元實施高效余能發電。150兆瓦超臨界煤氣發電機組是全球第一臺集脫硫、脫硝、除塵一體的最大容量超臨界煤氣鍋爐發電機組,為全球煤氣發電之最高水平,于2023年7月建成并網投入運行。“該機組可將生產過程中多余的熱量收集起來循環利用,預計年發電量約13.5億度,直接創收約9億元,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2萬噸,每年可節約標煤37萬噸。”湘鋼動力廠生產廠長譚秋良介紹,這個機組是全球容量最高、效率最高、煤耗最低的煤氣鍋爐發電機組,日可發電370多萬度,可滿足公司75%的用電需求。
湘鋼能源環保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湘鋼不僅淘汰了焦化分廠1—4號4.3米焦爐及90平方米、105平方米、180平方米燒結機,還投資8.1億元(近4年累計投入47億元)實施了6個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項目,減污降碳成效明顯。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湘鋼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同比下降43.8%、26.7%。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