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泰勒
兄弟姐妹們啊,今天的A股,跌破了3100點,又得找大跌原因了。
三大指數今日繼續調整,滬指失守3100點關口,兩市今日成交6398億元。截止收盤滬指跌1.07%,深成指跌1.58%,創業板指跌1.53%。
兩市共2148只個股上漲,2545只個股下跌。北向資金凈買入11億元。
房地產板塊掀跌停潮,天保基建、沙河股份、中交地產、信達地產等十余股跌停。
白酒股大幅走低,海南椰島跌停,口子窖、瀘州老窖、貴州茅臺、五糧液等盤中均跌超5%。
接下來說說大跌原因。
第一個原因,要怪日本央行。
日本央行做出一項出人意料的決定,允許一個基準利率從0.25%上升至0.5%。該決定推動日元上漲,日本央行較長時期以來作為全球唯一未加息主要央行的日子也隨之終結。
日本央行表示,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最高可升至0.5%,之前設定的上限為0.25%。自2016年以來,日本央行將基準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的波動目標區間設定在零附近,并將此當做一種維持整體市場低利率的手段。
同時又將1-3月日本國債購買規模提高至9萬億日元/月。此時距離行長黑田東彥結束任期還有三個月,日本央行意外大幅修改收益率曲線控制計劃,引發日元大幅上漲,日本股市大跌。
黑田東彥以采取出乎市場意料的舉動而知名,不過近年來他的這種做法已經減少。他擔任日本央行行長的10年任期即將結束。
市場人士原本已經預計到日本央行的低利率政策可能將時日無多,但他們普遍沒有想到黑田東彥會在今年的最后一次政策會議上采取行動。
日本央行表示,周二的舉措將“促進貨幣寬松效應的傳遞”,這表明日本央行不希望其決定被市場解讀為貨幣緊縮。
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UFJ Morgan Stanley Securities)的策略師Naomi Muguruma表示,此舉是向退出貨幣寬松政策“邁出的一小步”。
第二個原因:LPR沒變
2022年1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65%,5 年期以上LPR為4.3%。與11月相比,保持不變。
招商證券:我們認為金融讓利實體經濟的政策邏輯在短期內不會發生變化,但在當前情況下,商業銀行自身的負債成本壓力不容小視。
此外,今年無論企業存款還是居民存款均顯示出定期化的特征,亦使得商業銀行的負債成本承壓。
以按揭貸款為例, 其定價基準5年期LPR在2022年累計下調的35BP,將在2023年一月反映在存量貸款中,這意味著商業銀行將面臨1000億以上的收入損失。這無疑將進一步壓縮商業銀行讓利實體經濟的能力。
我們認為當前情況需要調降MLF破局。調降MLF后,銀行存款利率的下調空間將被打開,商業銀行負債端成本壓力才會有實質性釋放。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重點人群醫療服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說完市場,我們關注一下疫情。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于12月20日(周二)15:00,在國家衛生健康委2號樓新聞發布廳(西城區北禮士路甲38號)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免疫規劃、病毒學、呼吸及感染疾病、兒童健康等領域專家出席,介紹重點人群醫療服務有關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介紹,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當務之急仍是保障好群眾的就醫用藥。要多平臺擴大醫療服務供給,增加相關藥品供應,迅速分流輕癥患者,擴容重癥救治資源,守好保健康、防重癥的防線。
要重點強化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務工作,摸清重點人群健康情況,明確和暢通轉診“綠色通道”,鄉鎮衛生院發熱診室要“應設盡設”“應開盡開”,村衛生室要做好開藥和隨診服務。
人民日報記者:
有說法認為,因為奧密克戎的無癥狀比較多,并且感染獲得的抗體比接種疫苗來防止再感染的效果更好,因此認為接種疫苗不如感染奧密克戎,尤其是對年輕群體來說。所以請問有關專家如何看待這一說法?年輕人是否能放松對奧密克戎的防護?謝謝。
王華慶: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雖然目前流行的奧密克戎株和過去既往流行的其他變異株相比,致病性有所減弱。但是我們也看到,感染上奧密克戎變異株之后,其實還存在著重癥和死亡的風險。而且這種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在各個年齡段都會有所體現,只不過我們過去強調的老年人得上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在整個人群當中比例會更高一些。另外,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比例也會更高。
目前已經有多項研究顯示,與完成全程或者加強免疫新冠病毒疫苗的人相比,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其實住院風險、或重癥和死亡的風險相差比較大,其中也包括了青年人和成年人。在這種風險有一定程度存在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降低這種風險。所以,我們建議沒有接種疫苗的還要接種疫苗,沒有完成加強疫苗接種的,要盡快完成加強疫苗接種,不管是老年人,還是成年人和青年人,都把這種風險降到比較低的程度。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
我國現階段流行的毒株以BA.5.2和BF.7為主,但是現在一些國家出現了BQ.1和XBB等優勢毒株,并且已經在我國本土并病例中被檢出,請問這些毒株的致病力如何,一旦傳入國內,是否會引發新一輪流行?我們該怎樣預防?謝謝
許文波:
謝謝記者的提問。BQ.1和XBB是奧密克戎新的變異分支。國際上,在一些歐美國家已經逐漸顯示出,它們是優勢毒株,主要表現為傳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但其致病力和奧密克戎其他系列變異株沒有明顯區別,重癥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這些國家沒有顯著增加。一旦傳入我國是否會引起新一輪的流行,其實BQ.1和XBB已經傳入我國,我國近三個月以來已經監測到BF.7、BQ.1、XBB傳入我國,一共有130多個奧密克戎的亞分支輸入我國,同時這50個亞分支引起關聯的本土病例或者暴發流行,包括BQ.1和XBB,其中9個省49例病例中檢出BQ.1及其亞分支,在3個省11個病例中檢出XBB亞分支。整個BQ.1和XBB在我國尚未形成優勢傳播(目前還是以BA.5.2、BF.7為主),但其傳播優勢會逐漸增加,和BA.5.2和BF.7,以及其他50多個輸入的亞分支,可能會形成一個共循環。
預防BQ.1和XBB,其實是和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一樣的,我們采取的措施就是監測它的致病力有沒有變化,監測其基因組有沒有進一步的變異,如果其臨床特征有任何變化,我們會和基因組特征聯系起來進行研判,但是暫時還沒有發現BQ.1和XBB在國內外引起重癥和死亡增加的報道。預防還是要做好,我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謝謝。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
請問群眾是否有必要使用新冠特效藥,是否自行服用,尤其是對基礎性疾病的老人等高風險人群?謝謝。
王貴強: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目前新冠病毒感染以后,大部分還是表現為輕型或者無癥狀,但是也有少部分病人表現肺炎,尤其是有基礎病的老年人和沒有打疫苗的老年人,這些人群是屬于重癥的高風險人群。因此我們強調,還是對這些重癥高風險人群進行早期干預。第九版診療方案中也推薦了幾種抗病毒藥物,包括單克隆抗體、奈瑪特韋,還有后來補充的阿茲夫定。這幾個抗病毒藥物早期使用都可能減少重癥的發生,縮短病程、縮短病毒排毒的時間。目前這三種抗病毒藥物我們還是強調在醫療機構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尤其是單克隆抗體是需要靜脈給藥的,需要在住院時間使用,在門診、或者家里不適合使用。奈瑪特韋是屬于小分子抗病毒藥,可以有效降低重癥風險,適應癥人群是輕型和普通型,使用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有些藥物使用,比如老年人有基礎病正在用的辛伐他汀、胺碘酮等藥物,是不能使用奈瑪特韋這類藥,所以我們強調這個藥物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阿茲夫定也是小分子抗病毒藥,是治療艾滋病的藥物,發現在新冠治療過程中可以縮短病程、降低病毒水平、改善癥狀,所以也是批準上市,在新冠中可以使用。同樣,這個藥物也有一些注意事項,包括孕產婦不能使用,有嚴重、中重癥肝腎損害要慎用,所以我們強調,要在醫生的指導下。
抗病毒治療使用以后可以縮短病程,降低重癥的風險,但是我們強調,在醫生的指導下,不能在家里隨便使用。當然,這些藥物目前逐漸會在各個醫療機構和社區層面都會有相應的藥物提供,請各位感染的人群,尤其是重癥高風險的人群,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地使用抗病毒藥物。謝謝。
總臺央視新聞新媒體記者:
我們可以看到,這次新冠病毒感染也有一些小嬰兒,這些小朋友可以選擇的退熱藥有限,能不能用捂汗這種物理方式幫他們退熱?謝謝。
王荃:
謝謝您對我們這些小嬰兒的關注。我們大家都知道,其實2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的孩子能選擇的退熱藥物只有對乙酰氨基酚,2個月以下的孩子不能口服退熱藥,所以一直以來我們都建議包括新生兒在內的2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如果一旦出現發燒,一定要及時送到醫院去,讓我們醫護人員去幫助孩子。
剛才記者提問所說的捂汗的方式,我一定要明確地說明,我們是不建議以捂汗的方式給小嬰兒進行退熱。原因在于小嬰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是不健全,皮膚散熱是非常重要的退熱途徑,如果我們給這些孩子捂過多的衣物或被蓋,就讓他們沒有辦法經皮膚去散熱,在捂熱的情況下,他們的體溫可能越來越高,甚至達到40度以上,這在臨床上并不少見,而且有一部分孩子可能會發生嚴重的捂熱綜合征,可能出現呼吸衰竭、脫水、神經系統損傷等嚴重并發癥,甚至有生命危險。所以,在這些孩子發燒的時候,除了醫務人員的幫助外,我們應該盡量給孩子創造一個相對涼爽通風的環境,適當減少衣物,以提高孩子的舒適度為主。謝謝。
總臺華語中心記者:
請問目前有些患有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比較擔心一旦感染新冠會造成病情的加重,所以想請問他們面臨新冠疫情需要做哪些必要的準備呢?
楊汀:
謝謝你的提問。確實,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在合并新冠感染的時候,可能相應的呼吸道癥狀有可能加重,這些人群要好好保護自己。首先就是常規的新冠防護的基本措施還是要繼續做到,包括佩戴N95口罩,包括勤洗手、開窗通風、接種疫苗,我們也有一些嚴重的呼吸困難、呼吸功能障礙的患者佩戴N95口罩以后,特別是走路、活動的時候會覺得氣短、呼吸困難加重,這時候我們就建議他戴普通的外科口罩。
第二條是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持續戒煙、均衡的營養、適當的體力活動。
第三條是平常呼吸系統疾病的常規治療藥物要備足并且堅持使用。特別是有一些老年的呼吸患者,如果病情穩定的話,我們建議可以家人帶著患者相關的證件資料到醫院代替患者開一些常規的呼吸疾病長期適用的藥物,或者通過互聯網醫院來開藥,就是長期用的藥物一定要堅持,并且要備足。
第四條,呼吸急救的一些藥物,特別是剛才記者朋友說的像哮喘的這類患者,我們有一些哮喘緊急救急的藥,比如短效的支氣管擴張劑,這類患者在家里把這種藥備足。
第五條,還有呼吸疾病的患者確實有上呼吸道感染以后容易有原發的基礎疾病的進一步的變化,所以我們一般都囑咐患者爭取在家里有個經皮血氧飽和度監測儀,能夠隨時了解他的血氧飽和度的變化,了解是否出現了肺炎或者重癥的情況。
第六條,我們一些日常的隨訪,比如肺功能檢查一般說三個月到半年隨訪一次,在疫情期間我們就建議半年隨訪一次,把隨訪的時間適當拉長,減少到醫院人群聚集的環境,避免增加感染的風險。謝謝。
澳門月刊記者:
我們注意到,近期隨著陽性病例的增多,流傳出“早陽早好”的說法,請問專家如何看待這一說法?感染新冠病毒在時間上是否存在規律?謝謝。
王貴強: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首先目前奧密克戎的致病力是明顯下降的,但感染后仍然有一部分病人出現臨床癥狀,包括發熱、肌肉關節酸痛、咽喉腫痛等表現,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正常工作。雖然奧密克戎目前傳染性很強,防控的壓力很大,但是我們還是希望使疫情不要出現短時間大量暴發,因為一旦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病人,會嚴重影響整個社會秩序和民生。同時,對醫療機構也會造成巨大的壓力甚至擠兌,影響醫療機構對日常急癥危重病人的救治。盡管奧密克戎傳染性很強,感染以后大部分是自限的,致病力或者嚴重程度比較低,但是我們不主張、不建議故意去感染。
在這里面我們還要強調,老年人、有基礎病的,尤其是沒有打疫苗的這些老年人,一定要做好防護,不要在第一輪流行高峰感染。在這個流行高峰感染,可能會出現醫療資源分配不均或者擠兌的問題,導致重癥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我們還是希望這些老年人做好防護,包括敬老院的老人、有基礎病在家臥床的老人,大家還要特別注意避免感染。同時沒有接種疫苗的,還要繼續進行疫苗接種。
在目前第一輪疫情快速增長的階段,隨著時間推移,感染人數增加,快速上升態勢會趨緩,這是普遍的規律。但是,過一段時間以后,隨著大規模的社會活動,包括春運或者各種社交活動的廣泛開展,可能還會有一輪新的疫情,這種疫情波浪性的出現,最終可能形成一定的群體免疫屏障,發病率就會明顯下降。我們希望疫情不出現大規模的暴發,這是我們目前主要的建議。謝謝。
中新社記者:
請問癌癥患者是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優先人群?正在接受癌癥治療是否是接種的禁忌證?能不能打疫苗?如果碰到接種點不支持打的情況應該怎么辦?謝謝。
王華慶: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關于癌癥病人,他因為患病,還有接受放化療,會有一部分人群的免疫力會出現低下的情況,從而使患上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增加。所以,從這種情況來說,這些病人需要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得到保護,也屬于接種疫苗當中的優先人群。
癌癥的臨床表現其實是多種多樣的,另外治療的過程也是非常復雜的,正處在發病期或者正處在治療期的癌癥病人能否接種疫苗,要由相關專業人員來進行判斷。癌癥病人因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接種新冠疫苗之后產生的免疫保護反應沒有健康人那么強烈。在這次《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當中,也特別提到了“各地要科學評估禁忌證,對確有接種禁忌的人員要逐一明確具體原因”,這一條也適用于目前對癌癥病人接種禁忌的評估。謝謝。
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
少數孩子在病程中可能會發生熱性驚厥,一旦發生,大部分家長會非常緊張,甚至會有一些不知所措。請問,如果孩子發生熱性驚厥的話,家長應該怎么辦?如果提前吃退燒藥的話,是否能預防熱性驚厥的發生?謝謝。
王荃:
謝謝您的提問。一旦發生熱性驚厥,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非常緊張、非常焦慮。但同時,熱性驚厥是我們兒科急診非常常見的一個急癥。由于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我們兒童發生熱性驚厥最常見的誘因,主要累及的孩子年齡段是在6個月到5歲之間,一般是在發燒的第一個24小時的時候發生,尤其是在體溫快速上升期的時候,是最容易發生熱性驚厥的。一般情況下,孩子的體溫可能達到38.5度以上,發生熱性驚厥的孩子通常表現為四肢僵硬或者抖動、牙關緊閉、雙眼上斜或者上翻,可能伴有口唇的青紫,這個時候對外界的刺激可能沒有任何的反應。一旦發生熱性驚厥,我建議家長有以下幾點可以做的。
第一,把孩子平放在平坦的床上、桌面上,或者地板上,周圍不要有尖銳的東西,主要是為了避免孩子在驚厥發作的時候發生跌落,出現二次損傷等。第二,可以解開孩子的衣領,讓其呼吸道保持通暢。第三,可以讓孩子頭偏向一側,如果可以的話,讓孩子保持右側臥位,這樣以防孩子發生嘔吐的時候誤吸導致窒息的發生。
在整個過程中,有幾個誤區我想跟家長提一下,也就是有幾個事情不要做。首先,孩子在驚厥發作的時候,不要往嘴里塞任何東西,包括勺子把、筷子、大人的手指頭等,因為這有可能會造成孩子的損傷或者大人自身的損傷。第二,在驚厥發作的時候,不要給孩子喂食任何東西,包括藥物和水。第三,在驚厥發作的時候,不要試圖去束縛孩子的肢體,不讓其肢體抽動,因為這樣可能造成孩子肢體的二次損傷。第四,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表明掐人中可以縮短孩子驚厥發作的時間,反而可能在驚厥發作的時候,家長特別緊張,用力太大,從而造成孩子人中這個部位的軟組織損傷等,所以不建議家長給孩子掐人中的做法。
通過以上可以總結出來,當孩子發生驚厥的時候,要減少不必要的刺激。一般情況下,孩子熱性驚厥持續的時間是三到五分鐘就可以自行停止。當孩子驚厥停止以后,我們就可以盡快將其送到醫院去。但是,如果孩子既往有過驚厥持續狀態,或者本次發作已經超過5分鐘了,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抽搐自行停止的可能性就會相對比較小了,我們建議家長能夠盡快把孩子送到醫院去。
另外,還是想跟各位家長說,對于絕大多數孩子來說,熱性驚厥是不會影響神經系統發育的,是不會遺留神經系統后遺癥的,所以家長不必過于擔心。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提前服用退熱藥,對有熱性驚厥史的孩子有預防作用。同時因為孩子體溫上升得非常快,基本沒有辦法實現預防熱性驚厥的發生。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現在大家都非常關注感染康復后返崗的問題,請問感染奧密克戎毒株的人群在多大程度上有可能會“復陽”?謝謝。
王貴強: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首先,“復陽”應該叫再檢出,實際病毒和核酸還持續存在,只是因為檢測的方法和采樣的方法,以及排毒的間歇性,導致我們時陽時陰這種情況。所以“復陽”有很多原因。第一個就是檢測,在采集樣本的時候可能采集得不規范,導致假陰性。再有一點,就是病人在恢復期的時候,可能殘留一些核酸的片段,也會出現檢測陽性。目前我們用抗原做檢測,如果抗原陰性了,然后用核酸檢測陽性,這種情況不叫“復陽”,因為抗原檢測的敏感性低于核酸檢測,是否“復陽”,應該用核酸檢測作為標準。
當然,我們在檢測過程中采樣也是很重要的環節,比如用鼻咽拭子的準確性更高,口咽就差一些,所以在這里出現“復陽”的情況并不足為奇。從“復陽”的發生率來看,既往原始毒株的“復陽率”有很多研究,5%-15%的“復陽率”,目前奧密克戎毒株的“復陽率”具體數據還沒有太多的研究。
關于“復陽”以后的危害性和傳染性的問題,既往做了很多研究,所有“復陽”的病人做病毒分離,都是沒有分離到病毒,也沒有看到“復陽”的患者導致進一步的傳播。因此我們說“復陽”以后的傳染性是極低的。但是我們也強調,對家里或周圍有老人的,“復陽”的人群也要做好個人防護,避免造成老年人等有基礎病的人群造成感染。
從危害性來看,“復陽”的人群基本沒有癥狀,只是核酸陽性,當然也有個別的會出現咳嗽、不適,殘留的癥狀。總體來看,“復陽”是新冠病毒感染相對常見的一種情況,傳染性是極低的,不必恐慌。謝謝。
東方衛視記者:
請問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轉陰之后是否能繼續接種新冠疫苗?多久能接種?另外近日部分人群已經開展了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請問最近感染的痊愈后的人群可以接種嗎?謝謝。
王華慶: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如果最近確認感染了新冠病毒,那么近期就不建議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了。如何確認感染,一個是可以通過核酸檢測,另外一個可以通過抗原檢測是否陽性來進行確認,當然也包括一些相關的癥狀。
目前來看,單純的感染產生的免疫保護力不如感染加上接種疫苗產生的混合免疫力保護作用強,所以后期如果需要接種疫苗的話,我們建議還是接種疫苗。這種間隔有多長呢?按照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當中的規定,如果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感染時間和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時間要間隔6個月以上。當然我們的免疫策略后續會隨著對疾病的認識、對疫苗的認識,還有對疾病控制的需要,不斷去完善和調整。謝謝。
南方都市報記者:
防疫策略調整后,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和壓力都很大,也承擔著很繁重的救治任務,請問中央層面還會采取什么樣的具體措施來保障和支持醫護人員?謝謝。
米鋒:
謝謝您對醫務人員的關心。近期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的壓力在不斷增大,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醫護人員的關心關愛,能夠使廣大醫務人員全身心地投入到醫療救治工作當中,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也專門印發了通知,對關心關愛醫務人員,從四個方面提出了明確的措施。一是要求保障醫務人員的工作和休息條件,加強職業防護設施的建設和設備的配備,做好醫務人員的生活服務和后勤保障。二是要求合理安排工作任務,動態優化調整醫務人員的編組、醫療力量的配備和工作班次的安排。三是要求做好醫務人員健康監測,也根據他們的健康狀態和身體條件,合理安排休息。四是要求落實激勵保障政策,將醫務人員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現作為職稱評審、崗位聘用的重要內容。要按照規定落實好臨時性的工作補助和績效工資等激勵政策。
醫務人員作為提供醫療服務的中堅力量,在整個健康服務的過程中,守護著人民的健康,保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讓我們共同關心關愛醫務人員。謝謝!
總臺CGTN記者:
從近期公布的這些疫情信息來看,新冠死亡病例較少,但是我們關注到社交媒體上不少關于新冠死亡人數的討論,甚至提到一些殯儀館在超負荷工作。請問當前新冠死亡的判斷標準是什么?謝謝。
王貴強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隨著奧密克戎毒株的致病力明顯下降,同時疫苗接種廣泛普及,新冠病毒感染以后死亡的特點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同于2020年初武漢的疫情,當時大部分病人死于新冠肺炎呼吸衰竭,而現在奧密克戎毒株感染以后,主要侵犯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肺炎的比例比較低,也有一部分存在著肺炎,但導致呼吸衰竭的情況很少。從臨床實踐中也看到,目前奧密克戎毒株感染后死亡的主要原因還是基礎病,真正直接死于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呼吸衰竭很少。
為了科學客觀、實事求是地反映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情況,國家衛健委最近組織專家進行了論證,印發了通知,明確對相關死亡病例進行科學分類。主要是兩個方面,由于新冠病毒導致的肺炎、呼吸衰竭為首要死亡診斷,歸類為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死亡;因其他疾病、基礎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導致的死亡,不歸類為新冠導致的死亡。為了更好地規范新冠疫情導致死亡的判定,目前要求采取會診和死亡病例討論的方式,來最后判定這個病人到底是死于新冠,還是死于其他的基礎病。所以,我們既不回避新冠的危害性,同時也要科學地看待新冠的危害。謝謝。
北京日報記者:
當前,我國3歲以下兒童還沒有接種過新冠病毒疫苗,他們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癥狀是否會更嚴重?這些孩子應該如何做好健康防護?謝謝。
王荃:
謝謝您的提問。從臨床上來看,目前我們暫時還沒有發現3歲以下的孩子感染新冠病毒以后會比其他年齡的孩子病情更重的情況。的確如您所說,3歲以下的孩子目前暫時是沒有針對他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建議,通常我們在臨床上可以看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庭聚集性發病,因此我們建議,和3歲以下孩子共同居住者一定要積極去接種疫苗,因為保護好了您,就相當于間接地保護了我們的孩子。
另外,我們還是建議家長和孩子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護。我們不推薦3歲以下的孩子常規佩戴口罩,孩子在無形中就少了一道防線,那么就更要求對這些孩子加強保護。因此,我們要求家長們盡量不要帶孩子到人多密集的公共場所,如果要外出活動,就帶孩子們到空曠人少開放的空間去活動。另外,家里一定要定時通風。但是現在正值冬季,所以在通風的過程中,還要避免孩子受涼。如果家里有感染的病人,一定要做好隔離,佩戴好口罩。此外,我們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很好的衛生生活習慣,包括勤洗手、不隨地吐痰,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家長們如果外出回家,一定要先洗手、洗臉、脫去外套,然后把經常用的一些物品,包括手機、鑰匙等清潔消毒以后再去抱孩子,再去跟孩子玩,盡量增加保護的措施。當然,在日常生活中還要讓我們的孩子保持規律的作息,保證他們充足的睡眠。我們需要合理的膳食,要均衡的營養,要給我們的孩子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我們可以多陪孩子做一些適合低齡兒童的親子運動,來增強免疫力,讓我們的孩子安全度過這樣的時間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