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2家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落戶重慶
編輯/向家慶
12月10日,2021年重慶市“5G+工業互聯網”現場工作會暨5G行業應用規模化發展推進大會召開。上午,市5G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相關成員單位、主城都市區區縣政府(管委會)、基礎電信及鐵塔運營企業、制造業相關企業等相關負責人,實地調研了長安汽車等3家企業“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
我市開通5G基站7萬余個
記者從現場工作會獲悉,近年來,我市搶抓5G發展機遇,積極構建5G發展生態,努力創建全國“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網絡基礎不斷增強。累計開通5G基站7萬余個,位居全國第一梯隊。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重慶)上線并開放接入西部七省市 19 個二級節點,累計標識注冊量為 60.2 億,日均解析量約1000 萬次,企業節點近2000家。
二是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評選的15家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有12家落戶重慶,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知名平臺企業紛紛在重慶布局,同時培育中移物聯、中冶賽迪、公魚互聯等本地特色平臺,累計推動9.5萬戶企業“上云上平臺”。
三是5G試點示范場景不斷豐富。實施“5G+”試點示范項目,遴選長安汽車、重慶鋼鐵、川儀股份、海爾洗衣機等“5G+”試點示范項目 67 個,覆蓋遠程設備操控、機器視覺質檢、設備故障診斷、廠區智能物流等多個應用場景。
四是公共載體加速集聚。重慶市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西南體驗中心建成投用,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分中心、5G智能制造聯合創新中心等加快建設。
五是區域協同持續深入。成功獲批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匯聚工業互聯網服務商208家,為產業協同創新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三個方面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據了解,我市將緊緊抓住智能化發展潮流,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切實將重慶打造成為“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
一是持續完善5G網絡基礎設施。深化面向公眾5G網絡覆蓋,打造面向行業應用5G專網。堅持適度超前原則,推動工廠、園區等重點區域和重點企業5G網絡全覆蓋。加快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5G、IPv6、時間敏感網絡、移動邊緣計算等新技術在企業網絡升級改造中的應用。持續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加快多層次平臺體系建設,深化標識解析融合應用推廣,推動主動標識載體規模部署。
二是協同推進“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按“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加強部門協同與市區聯動,推動政策、產業、建設、應用等各方面有機銜接。各部門、區縣在制定相關行業發展規劃、工作部署時綜合考慮5G應用,強化資金投入,著力形成“有為政府+有效市場”發展格局。
三是加快構建“5G+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著眼全市重點產業需求,針對工業設備、工業芯片、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平臺等領域前沿技術研究,布局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聯合創新中心等創新發展載體。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聯合打造5G應用共性技術平臺,開展射頻芯片等5G關鍵技術研發,推進5G與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加強基于5G網絡的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智慧醫療、智慧物流等垂直行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