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千志愿者上街 打響綠化帶垃圾殲滅戰
又錯過白酒板塊龍頭?智能買賣信號助你捕捉強勢股,立即開戶體驗>>
行動起來,讓怡人的綠更加清爽,使文明的城市更透亮!昨日,按照“不僅要讓城市有光鮮亮麗的‘面子’,更要給居民整潔舒適的‘里子’”的要求,市市政園林局組織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綠化帶垃圾清雜專項行動,市、區兩級市政園林系統2131名志愿者參與。他們在平時呵護高顏值城市景觀的基礎上,利用業余時間,倡導人們不要在綠化帶扔垃圾,引領文明風尚,為城市增綠添彩,這也是我市市政園林部門在開展文明創建工作,做到表里如一、內外兼修的一個縮影。
今年8月5日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部署會召開以來,市政園林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大會精神,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切實發揮文明創建“主力軍”“排頭兵”作用,不滿足于現狀,主動對標對表,敢于查缺補漏,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精細化的管理,確保各項工作落細落實,為我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提供堅實保障,同時讓市民幸福感獲得感在更加舒適宜居的環境中得到提升。
園林綠化
加強細節提升力爭內外兼修
彎下腰,輕輕撥開綠化灌木,尋找“藏匿”在里面的垃圾,用夾子挑出,裝袋帶走……昨日,全市綠化帶垃圾“殲滅戰”打響,各區各相關單位兵分多路,分頭行動。記者在金尚路、枋湖路、濱湖北路等島內島外路段看到,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一邊沿著人行道健步,一邊為綠化帶清雜。
綠化帶是城市街頭靚麗的風景線,但由于個別市民的不文明行為,使得綠化帶有些失色。志愿者們先后清理出紙巾、塑料袋、飲料瓶、香煙頭等不同種類的垃圾,在美化環境的同時,也給綠化植物騰出了更好的生長空間。
“在我們看來,廈門能成為全國文明城市,是每一位廈門人的驕傲,美麗的環境人人共享,也需要大家來共同維護。”帶領員工義務參與綠化帶垃圾清雜行動的福建洪莊建設董事長陳志清說。
市市政園林局綠化處處長沈伯員表示,盡管廈門整體綠化已處于較高水平,但“里子”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園林綠化部門將以此次綠化帶垃圾清雜專項行動為契機,著力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加強考評,實現綠化景觀“內外兼修”,同時,也借此活動,呼吁廣大市民自覺愛綠護綠。
綠化是城市的衣裳。近段時間,在市市政園林局部署下,市綠化中心及各區綠化單位通過開展綠化彩化氛圍布置、加強綠地巡查、做好綠地保潔、加強綠化管養、修復綠化設施和做好文明施工等工作。經過精心養護,三角梅、鳳凰木、美麗異木棉等競相綻放,扮靚城市的同時,也帶給市民美的享受。
市政設施
加強巡查整改確保齊全有效
近日,一些細心的市民發現,湖濱南路蓮坂外圖書城段原本破損的路面,鋪上了新的瀝青,變得更加平整美觀,路口的“高差”也被消除;在鳳嶼路與禾祥東路交叉口附近,人行道多了一條規范的盲道。這些市政設施的精細化提升,獲沿街商鋪和居民點贊。
市政設施不僅關系到城市形象,也跟老百姓的安全息息相關。在市市政園林局的部署下,我市各相關單位積極做好市政設施的巡查、養護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并按時整改,確保市政設施齊全有效。
市市政中心建立了各業務科室、基層所、中標養護單位三個層級的巡查機制,科室全員分路包干巡查25條市管道路,建立快修快補機制,設置機動維修隊伍,及時處置巡查發現的市政設施缺損問題。
思明區市政中心堅持“一線作戰”,加強市政設施巡查頻次,對重點市政道路做到一天一巡,加快整改速度并提升質量,對巡檢問題實現立行立改,保障市政設施完好無破損。
湖里區市政部門組織工作人員上路巡查,每日匯報路段巡查問題及整改結果,8月6日至24日,累計修復人行道面積765平方米、修復瀝青路面940.5平方米、修復破損下陷井蓋42個。
海滄區市政部門發現并督促整改了人行道磚破損、拱起、盲道缺失、障礙墩傾斜、路燈燈桿污染、燈具歪斜、號碼牌脫落等問題,解決市政道路、路燈等問題200多個。
集美區、同安區、翔安區市政部門也積極開展市政設施巡查整改工作,努力為市民創造安全舒適的公共環境。
環衛保潔
增加清掃頻次規范收運作業
環境衛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
按照市市政園林局部署,從8月6日起,市環衛中心全體人員分成9個巡查小組,每天對全市環境衛生保潔情況進行巡查,發現問題立即上報,屬于環衛專業保潔責任范圍的巡查記錄,轉發各區環衛中心督促整改,非環衛專業保潔責任范圍的環境衛生問題,報送市委文明辦協調解決。截至8月28日,共出動1000多人次,發現環境衛生問題956個。
各區環衛中心也紛紛啟動加強版的保潔模式,一是增加清掃和保潔頻次,延長巡查時間;二是開展快速兜底保潔,強化輻射拓展到周邊保潔;三是強化與街道、社區和城管等部門合作整治,形成合力。
今年以來,我市環衛部門還不斷規范垃圾分類直運作業,從細節處彰顯文明。
8月24日,記者在思明區蓮景二路垃圾直運收運接駁點看到,一輛“其他垃圾”收運車停靠在路邊,收運員擺上反光錐,鋪好地墊,僅用10多分鐘,就把十多個垃圾桶內的垃圾收集完畢,離開前,收運員還自覺地把撒落在地上的垃圾清理干凈。
按照規范要求,各小區提前推桶直運不超過30分鐘,通過“桶車精準對接”,盡量縮短生活垃圾桶在接駁點擺放時間;垃圾桶在接駁點上要規范排列,確保垃圾不爆滿;運輸車輛要加強維修整改,避免“跑、冒、滴、漏”造成路面污染。
市環衛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文明創建工作為契機,著眼常態長效,加快環境衛生和垃圾分類處理再提升行動的步伐,使全市環境衛生、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和處理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又錯過白酒板塊龍頭?智能買賣信號助你捕捉強勢股,立即開戶體驗>>
(文章來源: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DF398)